第421章 圍觀式的戰鬥,洗地之後衝鋒陷陣!(1 / 2)

去之時逆風,返回之時輕車熟路。很快長崎就在望,這個時間,更是清早剛剛亮時分。

“降主帆,升輔帆。準備上岸,直接從另一個地方,沿路到大名城府那邊去!”

隨著朱子龍分身的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的水手們紛紛解開了主桅幹上的繩子,巨大的主帆嘩啦啦的從桅幹上降了下來。

“打出旗語,讓後麵的跟緊旗艦,不許掉隊!”

隨著前後的一個接一個命令的傳達,各個舵手都認真的在執行著。借著美麗的最後一絲夕陽,長崎的海岸線已經越來越清楚的顯示出來。

至此,朱子龍分身的臉上才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而就在整個船隊越來越接近長崎的時候,完全沒有城牆概念的長崎大名府內,還是一絲都沒有查覺。當然,查覺的了,估計也是攔不住人。

因為,日本各大名府,從古到今都沒有中國式城牆。

日本城有平城,山城,平山城三種。

先是山城,在彌生時代到古墳時代初期,山城的雛形,也就是高地性集落出現了,後來隨著從村落向國家進化,加上同樣多山地的朝鮮的影響,漸漸的在飛鳥-白鳳-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前期發展出了朝鮮式山城。

到了南北朝時代,利用寺廟建造的城池也多了起來,後來隨著室町時代戰國大名們的登場我們熟悉的戰國山城才登上曆史舞台。

而後是平城,在彌生時代出現了叫彌生環濠集落的城,但是很快就消失了。因為大陸的影響取而代之的則是古墳時代的豪族館以及平安時代的城柵,這就是日後的平安京的雛形。

到了鐮倉時代發展出了型化但是更加重防禦的方形館,為日後戰國時代平城打下了基礎。

放眼此時的宋朝時的日本,除開日本皇的京都平安京等之外,一些城也是有類似中國式城牆的建築存在的。叫“城壁”,但很多都不是用石條,而是一層層的把土壘起來,加固,很像夯土城牆,叫“版築”!

然而,這高度,而且還沒有其它城險,基本上也是形同虛設。

還有一些則是類似於長城一樣建築。在山上壘土台達到把城市包圍起來保護的目的,代表性建築就是鎌倉時代的鎌倉。並且在這些土台上還會有一些支城起到烽火台的作用,比如鎌倉外郭的住吉城、杉本城。像這樣的城市也被叫做城郭都市。

總得來,日本的城與市是分開的。城,即是城堡,而市,則是城下町以及村落。因此古代日本更像是歐洲的莊園體製。所以城市是沒有城牆的。但是城堡就不一樣了,因為它起到防禦工事的作用,所以一直都有城牆。

但是,城堡城牆的高度和牢固度,也是一個中等水平而已。

長崎的大名府靠海,因為這時代還沒有火炮大量的普及,日本人也沒啥防範遠程攻擊的印象。

直到這一刻!

城堡內剛起來的一名武士,在若隱若現間看清了海麵上的情況後,他一下子眼珠子都圓了。有些口吃的指著遠處,對同伴道:“你們快看,是不是……是不是……”

隻是,下一分鍾,不等同伴的回答。一陣海風吹過,將遮擋月亮的烏雲吹開了點,頓時海麵上的情況清楚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