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萬勝!(1 / 2)

世人皆以為種家已經服軟,西軍事務已大部歸童貫所操縱。

然,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大軍整頓了一月左右,準備誓師而上的時候。看起來沒個異常的老種,卻是曲線行事。

原本給童貫安置為後勤的老種,上請聖旨,自願將旗下最強的白梃兵要借給朱子龍分身的先鋒軍,宛如上一次類似一般,強強聯合而運作。

連理由都的讓人無法拒絕,當先主陣已經交給了劉延慶和王稟,環慶軍連同已經撥到劉延慶麾下節製的河北敢戰士,不下四五萬,還有王稟的勝捷軍加強。

大好的白梃兵自然也要物盡其用,悠悠萬事,複燕為大,論起打的仗之苦,兵甲之精銳,白梃兵一出,舍其有誰人?

當然,種家這麼做明言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種家對童貫的一種反抗。

顯然,此計,不用猜測,朱子龍的分身也能知道。定然是那在種師道這老頭子的身後之人,趙普的後人趙軍!

做為名麵上投靠了童貫站隊位置的朱子龍分身來,為了防止童貫多心,白梃兵必然是不要為好。但一個是聖旨請下來了,宋朝官員多有抗旨,但也要是看什麼旨。隻少童貫是沒膽子抗的,而且特別是這個時候的聖旨!

二個是,白梃兵真心好用,朱子龍也不打算長期投靠誰。隻是借用一下,修改曆史才是重點。接受了白梃兵,就是表明還腳踩兩隻船,將來更不知道選擇於誰。可與之主神積分,以及曆史進程來言。

他童貫又算個屁呀!

這份旨也就現在來看,隻有朱子龍的分身自己來抗,才能起效。外人無法抗之!

就在無數人都認為,已經站隊在童貫這邊的朱子龍分身必然會抗旨之時。次日,一個讓人無比驚訝的消息傳來了,當事人接旨謝恩了。

這不得不是讓人感覺難以置信的,但隻有當事人才知道。種師道和他背後的人,除了自己和本體穿越的來曆,隻怕早就將自己的心事看得通通透透。

行大事者,不重已身,為了大局,升官發財在分身這條路上,不是唯一的目的。

戰事絕不容有失!

如此思維之下,朱子龍的分身做出這種選擇,其實一點也不奇怪。或許隻是會讓童貫無法理解,然後對其產生質疑和怨恨了吧?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朱子龍分身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隻要戰事順利,童貫就算封王也動不了自己,何懼爾?

雙方的關係就算會產生裂縫,也隻是早晚的事。

-

次日,大軍誓師。

大宋最後的有生力量開始集結,與漢朝時出塞作戰不同。遼人隻少漢化的可以,有大本營可尋!

事實上,騎兵比起步兵,需要的輜重更為龐大,還需要大量的飲水,趕著牛羊的,更必須聚集在某處河流湖泊附近,草場豐富之所。

大批的牛羊,往往一聚,就是多少萬頭,行動緩慢,所以,以騎兵的機動性,詭異性,雖出征塞外的漢軍,很難判斷痕跡,找到他們的大本營,然隻要找到,他們就活不成了。

霍去病奔了幾千裏,終於找到匈奴人的老巢,為了確保族中婦孺,牛羊輜重的安全,匈奴人不想與漢軍決戰,也要決戰,最後死傷慘重,欲哭無淚。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