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們未來是要合作研究中醫的,這些信息都可以共享。”張揚不急不徐的說。
“好的,那我們就來談談怎麼合作吧。嚴醫生,你們把計劃書帶來了嗎?”馬丁艾帕拉問。
李紅兵立刻起身,把打印好的計劃書一人一份發到大家手裏,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看這份計劃書,他們非常希望這個研究中心趕快建立起來,這樣他們就可以有權進入一個全新的醫學領域啦。
這一屋子的人,就這份計劃書從上午一直討論到深夜,隻有中間吃了兩次快餐,休息了一會兒。嚴明感歎這群工作狂人的工作效率和熱情,這些人裏隻有他和方文靜年紀小些,最大的一個醫生已經六十多歲了,也不過在嚴明他們向國內谘詢問題的空當,在休息室的單人床上躺了一會兒。
其餘的人就一直耗在這兒,隨時對嚴明他們的決策做出回應。
艾帕拉方麵提供了研究中心的空間圖,嚴明他們要就這個空間圖上規劃出研究中心各研究室、診療室和實驗室的內部設計,並列出設備清單、人員配置表等等。
艾帕拉方麵則就美國的具體情況,對嚴明他們的意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討論和修正。
嚴明慶幸他把所有能用得著的人都帶來了,就這還不夠,遇到他們幾個解決不了的問題,又直接連線白戰天。他那邊正值深夜,也準備了一個團隊,隨時配合這邊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等這份計劃書被雙方都能接受的確定下來,又一個黎明已經到來。
好在這個中醫研究中心的建立,隻要討論專業問題就可以,至於其它問題,有其他研究中心的先例可循,倒不必另費心思商討,為嚴明他們省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接下來就是監督實施。計劃既然已經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建設了。
艾帕拉診所的作事風格,向來是說幹就幹,整個團隊配合得非常緊密,討論環節一結束,實施環節立刻就接上來。嚴明這邊隻要派出技術指導和質量保證就可以了,這擔子自然落到了張揚和嚴明身上。
嚴明有點發愁。擔任艾帕拉診所中醫研究中心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就得在這兒呆上一年。哎呦,他前幾天還跟白小染說她下學期開學能回去呢,這又要延長時間,他怎麼跟白小染說呢?而且他的確想家了,想回國了。
不行,他得趕緊帶徒弟,教會了徒弟,他才能脫得開身。
這邊中醫研究中心緊鑼密鼓的開建,那邊喬納森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在嚴明的建議下,喬納森在滿一個月後在艾帕拉又做了一次檢查,檢查結果跟確診那次一對比,效果鮮明的立刻就把整個艾帕拉轟動了。
因為這個,嚴明這個名字還沒有進入北美的醫療行列,名聲已經被傳得沸沸揚揚,整個北美醫學界都知道了一個叫做嚴明的中醫。
有電視台想采訪嚴明,被嚴明拒絕了。他現在不過隻治療了一個病人,病人還沒痊愈,有什麼可采訪的?何況他也不想曝光,這會影響他日常行動的自由。
其實,中醫在美國難以發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的行醫資格與中醫的學醫傳統相去甚遠。以嚴明這樣的醫療水準和腦力強度,如果想通過正常渠道取得行醫資格,也得三五年,更何況其他人了。
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作法,在任何地方都有用武之地,中醫在美國的生存,也有自己的途徑,艾帕拉能建立一個中醫研究中心,也對這方麵有所準備,這些都不用嚴明來操心。
嚴明一邊每天按時去艾帕拉診所的中醫研究中心監督工程質量,空餘時間除了一周兩次去看喬納森,就是呆在房間寫書。
所有的醫術和配藥方法,都在嚴明腦子裏,他隻要把方子寫下來,再加上對細節的要求,就可以了。另外,他還專門寫了不同方子的熬藥注意事項,力求讓一個完全的外行,能自己把買回來的中藥以正確的方法煎好。
嚴明做事專心,雖然事情多,這本書卻也在一個月後寫完了。他又跟方文靜一起,把這本書譯成英文,方便老外買回去學習。
做完這些事之後,嚴明想起了瓊尼。這以久了,不知道瓊尼那邊的麻煩事怎麼樣了,是不是還需要他的幫助。他打了個電話給瓊尼,那邊電話響了許久才接通。
“哦,親愛的嚴明,你終於想起我來啦!”
自從上次嚴明表示出對瓊尼生命安危的關心,這個人從稱呼上就對嚴明一下子隨便起來。好吧,你叫我嚴明,我也叫你瓊尼好了。
“我這段時間一直很忙……”
嚴明一句話隻說了半句,就被瓊尼打斷,“我知道我知道,所以我並沒有去打擾你。親愛的嚴明,你現在有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