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拋秧大田施肥技術
免耕拋秧大田施肥技術與普通拋秧不同,前期施肥量要適當增加,以促進秧苗紮根分蘖,後期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防止葉片早衰。
(1)施足基肥。在拋秧前2—3天,畝施複合肥15—20千克,或碳酸氫銨20—25千克加過磷酸鈣20—25千克。其作用一方麵可作麵層肥,另一方麵可加速田間雜草和稻樁的腐爛。
(2)及時施用回青肥、分蘖肥,適當增加前期施肥量。早稻拋秧後12天、晚稻拋秧後8天內,分兩次施完前期追肥。第1次追肥(回青肥),早稻拋秧後4—5天、晚稻拋秧後3天施用,施氮量占全生育施氮量的20%,畝施純氮2—3千克,可以促早回青、快分蘖;第2次追肥(分蘖肥),早稻拋秧後10—12天、晚稻拋秧7—8天施,施氮量占全生育施氮量的30%,畝施純氮3—4千克,以達到促分蘖、多分蘖、早夠苗。用複合肥作追肥的可畝施35—40千克,分兩次施用。
前期管理的目標是適時夠苗。一般早稻秧拋後23天、晚稻拋秧後18天,雜交稻畝苗數要求達到18萬—20萬,優質稻畝苗數達到20萬—22萬。
(3)施好長粗肥與公化肥。要求夠苗期在露田的同時,適量補施氮、鉀肥,滿足低位蘖穩健生長的養分需求,避免高位蘖過多、苗峰過高,提高成穗率,為施分化肥創造條件。因此,早稻拋秧後23天、晚稻拋秧後18天,或雜交稻畝苗數18萬、優質稻22萬時,補施尿素3千克、氯化鉀7.5千克;用複合肥作長粗肥的可畝施10千克。早稻拋秧後40天、晚稻拋秧後35天為幼穗分化初期,必須抓好露曬田工作,使葉色褪赤。睛天時應及時補適量的氮、鉀肥,畝施尿素4—5千克、氯化鉀5—7.5千克;用複合肥作分化肥的可畝施15千克左右。若葉色褪赤不明顯或天氣不好時,應推遲或分次減量施用。
(4)施好穗粒肥,養根保葉,防止早衰,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