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這一個多月裏沒發生什麼大事,小事倒是發生了不少。首先是六部人事變動,吏部尚書崔景榮和禮部尚書林堯俞還有政務院協理大臣顧秉謙年老致仕回家報孫子去了,東林黨人葉向高、趙南星、韓爌等人回到朝中,葉、韓兩人直接入政務院任協理大臣,趙南星官複原職當了吏部天官,高攀龍等人可能是傷透了心自稱年老體弱不肯再出來為官,天啟也不強求好言撫慰並給他們平反正名。原來跟魏忠賢交好的魏廣微、王紹徽、周應秋、崔呈秀等人,天天在東林黨人冷竣的臉色和漠然的眼神下大夏天也時時感到“風刀霜劍嚴相逼”,無可奈何之下去南京喝清茶養老去了,東林黨人也不為己甚隻把打死內閣中書汪文言的原管詔獄的北鎮撫司指揮使許顯純判了個斬立決。
軍務院在孫承宗的盡心打理下也在高效運轉,撤離錦州、義州、右屯的命令早就下達,等待熊廷弼修好寧遠關就撤軍護民進關。對不理解的將領諸如寧前道袁崇煥、山海關總兵馬世龍等人也一次次去文耐心說服反複解釋,直到八月初還沒發生什麼亂子。一開始袁崇煥很不服,說什麼用兵有進無退不願意撤離錦州和右屯,甚至說要撤軍就先撤他的官,上報到軍務院孫承宗也不能決斷就讓天啟看怎麼辦?天啟早就明白這知識分子就是知識分子,就算把他剝光了丟進兵營裏跟苦大兵水乳交融個三年,他還是養不成耿直、聽話的優良品質,一有不滿摜紗帽、撂擔子等惡習就會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來。天啟沒說什麼隻派了兩個內衛去傳旨,讓袁崇煥和馬世龍跟他們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天啟把歌詞稍微改了一下前麵改成:大明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要求他們每天早晚唱兩次,並且在唱完後要寫心得體會,最後要他們在中下級軍官中去宣講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重要意義,從那以後兩人都消停了。
這一個多月來信王的主要事務就是以政務院的名義下達多條命令,主要是清田畝、報災害和清官倉。各級官吏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在清田畝和清官倉時拚命地往小裏說,而報災害時又用力往大的報,搞得看到各種數據的信王天天愁眉不展,據身邊伺候的太監說信王連月來茶飯不香不說,連漂亮的丫環也不欣賞了。
天啟卻是把擔子丟出去了,那天他突發奇想,想到白光說的那個“他”會不會是“它”?就是那塊帶他到來的黃色硬玉,想著會不會來時落在水裏,於是叫談敬帶了十幾個水性好的太監在他落水的地方撈,撈了半天除了撈起半邊破碗什麼都沒有。後來他叫人根據他的描述畫了一幅圖,讓人全國去找尋,一個多月來找了幾十塊外形顏色差不多的,但一塊都不是,心也漸漸淡了。這一個多月來除了每天去軍務院和政務院逛逛表示自己很忙以外,就成天跟楊漣他們六個人呆在都察院一起嘀嘀咕咕神神秘秘地商量著什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京裏官員中流傳起了關於天啟的小道消息,說他在五月份落水時丟了一半魂,後來他叫幾十個太監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撈到,最後還叫人做了法事也沒效果。如果有人不相信傳話的就說:“客氏你知道吧?那是皇上一天不見吃飯都不香的人,皇上的魂一丟怎麼樣?說活埋就活埋了,據說活埋之前還讓人摁糞池裏吃大便;魏忠賢怎麼樣?原來特別信任的老人了,皇帝魂一丟說不認得就不認得抓起棒子就打,魏忠賢見機不對連夜跑到南京去了。”說得是有鼻子有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