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糧食危機(上)(1 / 2)

天啟在軍務院開會的中途突然離開,不是內急也非肚痛,而是因為他突然想起今天也是政務院商討大事的時間。進了議政處看見所有人都在,大家見他來了也都起身躬身行禮。一個月前,天啟下旨說在軍務院和在政務院裏無論是誰都不必下跪行大禮,本意是逐漸培養大家的平等意識,誰知大家跪習慣了猛然不讓跪一時還不太適應,後來在天啟的一再要求下大家慢慢也覺得不跪比跪要舒服些,就改為微微彎腰行鞠躬禮。天啟也沒廢話坐下後做了個叫大家都坐下的手勢然後直接問道:“信王,說說這一陣都忙了些什麼。”

信王說:“政務院這兩月先是忙著清田畝和查災情,主要是由各省彙總各州縣上報的數目,再由政務院會同戶部分類列表,因為是按下麵報上來的數目計算的,所以難免有不實之處,但跟各地巡按回京報告的估計數相比也差不多。後來皇兄下旨說凡是沒完成稅收額的省份由戶部派員清算,所以政務院轉為主要查糧庫和藩庫,情況很不好,有的地方可以說是很糟糕。”

天啟笑了笑說:“事情都有個從無到有再從粗到細的過程,已經做得很好了,說說糟糕在哪裏?”

信王說:“北方的山東、陝西、河南、北直隸等省受災大,這兩月剛過收割季節還好一點,但很多地方收成低,存糧無法吃到來年收割季節。南方的福建、廣東、南直隸、湖廣等省,從報上來的數目看要好一些但也有限。本想從南方調糧去北方,一是南方報上來的剩餘存糧也不多,二是運河河道堵塞漕運量變小,光是運送給京師都已經很勉強了,再要向其他地方運送就需要疏浚河道,這又牽扯到河工銀子,臣弟也很無奈剛剛正與幾位協理大臣商議。”

天啟把目光看向朱延禧、葉向高、韓爌等人問道:“商議出什麼結果?”

葉向高說:“臣等正商議是否從存糧最多的太湖周邊地區調糧,然後不走運河直接出上海走海運到天津運往京師。”

天啟想了一下說:“從你們得到的存糧數看能不能滿足北方各省的糧食缺口?”

朱延禧說:“單以數目來看差也不多,但運來運去除去運耗就差得多,如果不幸遇到海上翻沉就麻煩了。就算從海上運到京師,要運往陝西等地還得損耗更多。”

天啟又問道:“有沒有大戶存糧不賣也拒不納糧的?”

韓爌說:“明麵上看不出來,都按皇上的旨意納了糧也賣的有糧,但具體家裏還存有多少,隱瞞的田畝數有多少就查不清楚了。”

天啟說:“朕覺得你們好象把問題想複雜了,你們說了這麼多,簡單地說就是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南方有多餘的糧而北方缺糧的人因為路遠所以無法吃到嘴裏;第二個問題是南方有人不顧朝廷的命令囤積糧食,隻顧自己不顧缺糧人的死活但不知道有誰;第三個問題是朕進一步想到的,就是家裏田畝多的豪門大戶明年會不會把產糧的田拿去種別的賺銀子?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怎麼樣?”

信王說:“皇兄的主意肯定是好的,前一陣看你忙軍務不好打擾,沒辦法了才請你過來。”

天啟說:“你也別偷懶,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朕在想把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麻煩還要損耗,能不能不運糧反過來把北方的人拉到南方來吃呢?”

葉向高說:“臣也想過這問題,難民在沒辦法的時候也會湧向京師、江南甚至四川等地,但那是乞討隻能解決少部分人多了也討不到。”

天啟說:“葉大人說得好,四川和江南各省因為在南方,氣候好糧食產量能保證,京師重地能通過運河從南方調到糧,所以沒糧吃的人看到了這一點都會去這些地方乞討。朕在想能不能把乞討糧食變為做工換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