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合並吏部(1 / 2)

聽天啟問到政務院信王說:“正月十五各地就開始繼續移民的準備了,隻是天還很冷所以要等一陣才能行動。同時政務院也行文讓各州縣寫各地的實情報告,還要求各省把番庫糧庫數目報上來方便預政處參考,而且戶部馬上就要派人去接管各省番庫糧庫。不過有點小事,就是很多北方人吃不慣大米不願意移民到南方去。”

一聽還有人因為吃不慣大米不願意去南方,天啟都有想罵人的衝動了,都要餓死了還挑嘴,真應了‘窮山惡水出刁民’那句話!見天啟麵色不好看孫承宗說:“皇上,如果有北方人不願意去南方可以讓他們全家去遼西軍事管製區。”

天啟驚訝地問:“軍事管製區缺人嗎?”

至從在寧遠關和山海關之間建立軍事管製區以來,寧遠關外的鬆山、杏山、塔山、錦州等地的軍民全部移入軍事管製區,為了避免裏麵的士兵想家不安心防守,天啟還特別下旨允許將士把家人帶來遼西,當然條件是管飯不給餉,這樣一來軍事管製區內就聚集了大約有近三十萬人,現在聽孫承宗說還缺人難免讓人感到詫異,天啟都差一點兒以為軍務院在販賣人口賺錢。

孫承宗說:“軍事管製區內專門種田和建城的男丁約有六到七萬,這次皇上拉走兩萬去了遼南旅順附近修邊牆帶屯田,一旦穩定了還要把家屬遷過去,過一陣天暖了還要派人去大淩河古道修城堡,預計共缺男丁三萬左右。王再晉王大人想在薊鎮仿遼西建兩個稍微小些的軍事管製區,那也需要人修城兼屯田,總共需要男丁六到七萬。”

一聽還需要六七萬男丁,加上家屬就應該在十幾萬,天啟就說道:“既然如此政務院就給那些人多一個選擇,給他們說清楚不願去南方可以去遼西,允許帶家屬但有糧沒餉。”

因為氣候等原因從北方向南方移民也是沒辦法的事,將來北方氣候條件好了還得想辦法勸人移民回來,現在能在北方就近安排當然很好,信王一聽軍事管製區要人也很幹脆地答應了。

見信王答應了天啟喝了口水,就在群臣以為沒事了時天啟說道:“聽說都察院這一陣搞經濟審察很是用心,但也出現了點小問題,就是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都察院管到官員的任免是在多事,楊漣你說是不是有那麼回事?”

都察院在年前就自我審查了一陣,後來從政務院幾個協理大臣開始都紛紛接受了經濟審查,這一切都很順利,但到了過年後對六部和地方官員進行審查時,就有人冒怪話說都察院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在以往都是吏部對官員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來任免升遷,現在都察院在經濟審察前就說了不進行經濟審察就立即免官,也難怪有人想不通。

楊漣想了想說:“回皇上的話,臣隻管遵旨行事,有些人一時糊塗但終將會明白的。”

天啟搖了搖頭說:“話不是這麼說,常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因此朕準備讓你們名正言順。再說那兩百後備官員放在你都察院,禦史不象禦史給事中不象給事中也不像話。”

楊漣說:“請皇上明示。”

天啟說:“朕準備將吏部與都察院合並,並將都察院提一格與政務院和軍務院並列,大家以為如何?”

天啟的話剛一說完,大家的臉上都露出駭然的表情,皇上幾月不上朝,但每次一上朝都要玩個大動作,先是廢內閣現在廢吏部,最有權力的兩大部門都讓皇上廢了,看來這皇上還真敢玩啊。

見了大家的表情天啟解釋道:“吏部尚書號稱天官,管著別人又跟其它五部並列本就不恰當,就好比把一頭馬放就羊群裏,不好並列管理。都察院本來就是監察六部的,大家級別都一樣怎麼監察?把他們合並後提升一格便於對各部和地方官員監察和進行經濟審察,事急從權大家先這樣,有不同意見回家想好了上折子,如有必要可以公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