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馮思琴的話,天啟突然想起前一陣新任的薊州副將張靜安也代表武將說過需要監軍的幫助和配合,這武將管理起士兵來直接簡單粗魯,要把人管服貼估計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讓監軍沒事時就跟士兵們交心交朋友,那麼士兵們對朝廷的忠誠度應該會大大提升。
想了想天啟抬頭看了看馮思琴說:“你說得有道理可以一試,還有嗎?”
馮思琴說:“當然有,開始說的怎麼做,但如果派出去的監軍很懶做事做得少效果也就差,所以臣妾還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就是重新給軍隊定名義,讓士兵們隨時隨刻都不忘記自己該忠於皇上。”
天啟大奇道:“快說說怎麼定名義?如果真有用朕就好好賞你。”
馮思琴還沒說話皇後就在一旁說道:“哎呀,這個是個難得的好機會,是我就先想想要什麼再說主意。”
馮思琴微微一笑說:“臣妾也不要什麼賞賜,如果皇上覺得好到時候答應臣妾一句話就是了。”
天啟說:“好,朕答應你。”
馮思琴說:“其實說穿了也不希奇,臣妾記得小時候見一個芝麻小官對百姓說話時都是大言炎炎地說代表朝廷,那麼這能代表朝廷的人就太多了。同樣的道理,這大明的軍隊表麵上說是朝廷的軍隊對朝廷效忠,其實他們真正效忠的對象隻是他們的上司,因為在士兵們的眼裏上司就代表了朝廷。”
天啟點了點頭問:“怎麼改名讓士兵們時刻不忘該效忠於朕?”
馮思琴說:“在軍隊前麵加上‘皇家’兩字就可以,水師就叫大明皇家海軍,騎兵就叫大明皇家騎兵,步兵就叫大明皇家陸軍,加上‘皇家’兩字士兵們就會時刻記得他們是效忠於皇上的軍隊。皇上想想看加上‘皇家’兩字是不是能讓士兵隨時隨地都有榮譽感?是不是能增加他們對皇上的效忠之心?”
天啟想了想拍手說:“好辦法!朕馬上下命令讓所有軍隊前麵都加上‘皇家’兩字!”
皇後這時遲疑地說道:“皇上,臣妾認為不妥。”
天啟見皇後也關心起軍國大事了不禁很奇怪,問道:“皇後覺得哪裏不妥?”
皇後說:“開始馮選侍說這是榮譽,既然是榮譽就不能太濫,所有軍隊都標上‘皇家’二字大家就沒有比較了,這樣一來榮譽感就不強。臣妾開始聽皇上說有人提出把野戰軍和守備軍分開,臣妾認為這是個好主意,那麼臣妾建議隻把敢打野戰的野戰軍前麵加上‘皇家’二字,並且要增加野戰軍將士的糧餉,這樣才能增加他們的榮譽感,守備部隊就不加‘皇家’兩字,讓他們知道勇敢和對皇上忠心的人才能有此榮譽。”
天啟一聽大喜,說道:“看不出來皇後也是這樣有辦法,好,你們都是有功的人,朕答應馮思琴一句話也答應皇後一句話,你們準備什麼時候提要求?”
皇後想了想說道:“臣妾還沒有想好,還是馮選侍說吧。”說完看了看馮思琴眼中似有深意。
看了皇後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天啟心裏一沉,因為他想起了一件事,這事就是宮裏女人的老毛病,爭寵爭名份爭地位,反正是各種爭外帶各種形式的挖坑下套打悶棍。其實最早天啟就知道這些事是避免不了的,為了防患於未然他早就宣布用年齡來限製宮中他的這些女人的名份,有了年齡限製再加上自己一貫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人,他相信宮裏今後不會再出現互相爭鬥的事,但算來算去還是算漏了,他可以算住這些女人的人但算不住她們的肚子。
最早有身孕的是張春英和這個馮思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明的太子將從她們的肚子裏冒出來,現在答應了馮思琴一個承諾,到時候如果她晚生兩天卻要天啟封她的兒子為太子那又怎麼辦?反過來看皇後,皇後沒有生育,無論誰生下兒子都得先叫她一聲娘,但母以子貴到時候太子的生母跟她就有直接的厲害衝突,為了今後打算找個聽話的脾氣好的人生的兒子做太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