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忠誠新軍(下)(1 / 2)

見劉宗周一聽自己的話就能明白自己的深意,天啟不由得感慨這成天都琢磨著怎麼管人的人就是不一般,問道:“看來劉大人是讚成朕給野戰軍隊前麵加上‘皇家’兩字的提議了?那你對派駐眾多監軍一事怎麼看?”

劉宗周說:“是的,臣非常讚成在軍隊前麵加上‘皇家’兩字,這樣一來所有將士都會時刻提醒自己他們是為皇上效忠的,任何人敢有背叛皇上的企圖都不會輕易得到手下士兵的支持,不過說到派那麼多的監軍臣還沒想明白。”

原來你也不是無所不知嘛,天啟不由得暗暗有些得意,他想了想說:“這文臣與武將分得很開是因為一開始的選拔範圍就分開了的,這就使文臣能夠不停地得到忠誠方麵的教育而武將隻會聽命於上司。古人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那是指為將者要因地製宜靈活機動地用兵,誰知道後世很多心懷叵測的人都把這句話當成他們愚弄和欺瞞朝廷的借口,慢慢地把朝廷的兵變成他們的私兵家丁,更有狂妄之人居然說出‘軍中隻知軍令而不知皇命’的話,大家說這樣的人是不是該死?”

孫承宗這時說:“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在軍隊稱號前加上‘皇家’二字是從字麵上不停提醒士兵們要對皇上忠誠,在軍隊中廣設監軍是為了人為的不斷增加所有士兵的忠誠度,不知臣說得對不對?”

天啟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從百戶開始設置監軍,讓這些監軍監視將領們的一舉一動,避免其一失足成千古恨。不過監軍們的主要事務是關心士兵們的生活,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不擾民、官兵平等等要求落到實處,這樣一來士兵們才能慢慢地變得越來越忠誠。劉宗周前一陣說的打仗時前方將領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決斷,但自行決斷下達的命令必須由將領和監軍兩人同時簽署的建議很好,這也避免了將領犯錯誤。”

孫承宗點了點頭問:“改稱號、增加監軍,再加上前一陣說的文官管理糧草和武器、定期換將等措施,固然能杜絕武將不受皇命的事發生,但那得增加很多人來當監軍,朝廷沒有那麼多人啊。”

天啟說:“先在文臣中選有意願的,前一陣不是有很多人嫌官小了嗎?朕給他們這個機會,在三大軍區裏任職的文臣給他們實際年齡加上十歲再定品級,就是說三十歲就按四十歲算最高可為從三品,如果他們有能力拿起刀槍拚殺那麼年齡限製都沒有。”

孫承宗想了想問道:“皇上,假如說文臣中沒那麼多人願意去軍隊裏當監軍,皇上是不是準備讓宮裏太監監軍?”

天啟搖了搖頭說:“現在派監軍是為了讓他們去跟士兵們交心交朋友,太監去不太合適,而且朕身邊的太監也很忙。順便提一句,朕準備在東安門外和長安左右門外開了幾家生意由太監們打點,各位到時候可以去照顧一下朕的生意。飯莊食品鋪種類多味道好都是宮中大廚做的,價格公道包你們滿意;還有成衣店首飾鋪都是宮裏針工房、衣帽局、銀作局的巧匠坐鎮,花色品種多質量價格優絕對讓你們的家人流連忘返。”

孫承宗咳了一聲說:“皇上,等宮裏的生意開張了臣等一定去照顧,不過現在還是說正事吧。”

天啟笑道:“朕還沒介紹太醫院分院呢,不過國事為重到時候再說。如先生所言如果招不到那麼些監軍怎麼辦?朕的意思是從武臣中招人到軍務院中培養,再說又不是一次鋪開全動手,先在三大軍區試行如果成功了再向全國推廣,預計今明兩年內慢慢做完,先生你看怎麼樣?”

孫承宗想了想說:“先試點再推廣不失為穩妥之策,這樣慢慢地逐步實行也方便及時糾正偏差。不過軍務院應該在哪裏培養這麼多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