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各有所為 (中)(1 / 2)

當天啟宣布成立基金會專門對清廉的老臣和功臣進行補助後,朝中的文武官員對天啟的忠誠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如果說以前對天啟的尊敬還有敷衍的成分在裏麵,那麼現在他們很多人已經有了真心誠意的敬意。

這老朋友要施恩鞏固友誼,新朋友也要繼續拉攏增加感情,在天啟這一年所設立或改造的部門中,聖學院、博學院、醫學院還有都察院無疑是很得天啟看重的。而且開始聖學院已經在群臣麵前露了一小手,推出了一個綜合施政理論,連天啟自己都承認如果當初把退田和經商搭配著搞,肯定沒有現在這麼多反對聲音。

當然天啟對劉宗周也不是完全沒有看法,劉宗周開始發言時居然說什麼奉承話就不多說了,多拍兩句馬屁你會死嗎?難道你不知道有時候一句奉承話比幾句真心話更有價值?就這種認識居然還想當什麼大儒,恐怕到後來最多就像孔老二一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或許這個劉宗周心裏就是以孔夫子為目標的,不但是他恐怕天下的儒生大多如此,想到這裏天啟也就釋然了。

再後來想到有功必賞這一原則,天啟說:“這聖學院裏有很多老臣,他們的家境如何朕不得而知,劉大人回去後了解一下,如果有以三品以上品級致仕的官員可以申請進行經濟審察,待政務院和戶部等定下一個額度後一並補助,這也算是對大家退休了還為國出力的獎勵。這是朕的私人意思,如果這裏的群臣沒有不同看法就施行。”

聖學院中的退休老臣都是現場之人的前輩,很多人還是老師和弟子的關係,開始劉宗周說的綜合施政理論對大家的好處那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本著投桃報李還是尊師重道的原則大家都沒有唱反調的理由。

果然,天啟的話音剛落就有人站出來大聲讚同,緊接著又有數人出列一同附和,把聖學院中人包括劉宗周都挨個恭維了一番,當然到最後都順理成章很自然地誇讚到天啟的身上。有的說天啟成立聖學院等舉動屬於開天辟地的創舉,可以與倉頡造字和文王演八卦以及周公製禮樂等行為比肩,都屬於傳播文化的不朽之舉。有的說天啟讓老臣在聖學院中發揮餘熱的同時,還讓老臣們老有所為還老有所樂,跟孔聖人理想中的大同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得天啟是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就在群臣從不同角度對聖學院和天啟大唱讚歌時,劉宗周被深深震撼住了,盡管大多數溢美之詞都是衝著天啟去的,但偶爾的連帶誇讚也讓劉宗周有些飄飄然。他深吸了一口氣說:“皇上仁慈寬厚名不虛傳,臣代聖學院中的老臣感謝皇上的厚愛,臣等定當盡心竭力替皇上辦事,不負皇上創建聖學院時的厚望。”

原來你也並不是不會說好聽話的嘛!雖然拍馬屁的手法比起老手來還略顯稚嫩,但能夠把原來說的為朝廷辦事變成替皇上辦事,說明你劉大人在認識上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見大家雖然很開心也很激動,但也有人露出了尷尬相,天啟知道他們不是口渴就是肚漲,於是笑了一笑說:“難得跟大家聚一聚,今天有話就說個夠,現在先休息一刻鍾然後我們繼續,中午飯朕全管了,吃完飯還有皇店裏的特色小吃每人一份帶回家去。”

天啟見大家都很高興,到後殿吩咐談敬去給每位大臣準備一份包裝好的各色點心,讓他們一會兒在酒足飯飽後拿回家去。這一來是讓大家感受到皇店的好處,今後再有人說皇店是與民爭利也不會有官員附和,畢竟吃了他們嘴軟。二來是宣傳需要,在皇城裏這官員可是主要消費群體,彙聚了宮中特色和南北風味的各色小吃點心肯定能勾引一大批人來繼續消費。三來也是因為昨天皇後錯誤地估計了當前形式,悍然決定增加產量最後有了很多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