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巨大懸賞(1 / 2)

天啟知道搞糧食雜交提高產量是可行的,至於說具體該怎麼做他不懂也不裝懂,但他知道現在讓徐光啟的博學院去做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他跟其他大臣相比唯一的優勢。這其間的差距就好比下殘棋,不知道結局是什麼那下一步該怎麼走就會感到很茫然,但如果已經知道是勝是和後多花點時間進行研究探討,那麼得到答案是遲早的事。

天啟想了想對徐光啟說:“去年朕派人給光祿寺說宮裏吃不了那麼些東西,讓他們少送點東西多折點銀子給朕送進宮來,誰知道他們推三阻四的不大情願,朕想大家都不容易也不想過於逼迫就默許他們撈兩個。現在他們在朕的幾處皇店裏能夠分到好處,按聖學院的綜合理論他們現在就應該把原來的好處退出來,一失一得就很好不能夠雙得或者雙失。朕的意思是上林苑的地徐大人可以去占用一些,也算是朕風險投資的一部分。”

徐光啟想了想說:“皇上,臣的意思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一起鋪開。這糧食作物的研究時間長,光搞一樣得不償失,不如多搞一些反正時間上也忙得過來,不然的話一樣一樣來臣怕到死都還沒忙完心生遺憾。”

天啟笑道:“看不出來徐大人還是個急性子,不知道徐大人想搞哪些項目?朕現在是出資人有權利決定你的項目能不能上,比如說如果你異想天開要想搞一個長翅膀會飛的馬我們就免談。”

徐光啟說:“臣也沒那麼不靠譜,臣一是想提高甘薯和玉米的產量,二是想提高馬鈴薯的耐旱性能,三是想提高小麥和水稻的產量,如果銀子充足臣還想在蓄水、施肥、除蟲、糧食存儲和加工等方麵積累經驗。”

天啟強忍住內心的激動,緩緩地對徐光啟說:“朕的美食鋪、飯店、成衣店、首飾店還有醫院等皇店,除去人工、他人分成、基礎設施維修儲備等外,每天大約能賺一千多兩,朕每天給你一千兩投入三年大概就是一百萬兩。在此之外朕還把上林苑皇莊的地給你支配,不知道夠不夠?”

徐光啟說:“這麼多銀子足夠了,但是臣用了皇上的銀子和土地,那皇上又用什麼呢?”

天啟說:“光祿寺有個每年給宮裏送東西的單子,你就拿著單子去籌劃,這單子上的東西不要減少,因為上麵的食材不但是宮裏要吃還是皇店裏要用的。你先統計一下上林苑的大小分個類,滿足宮裏需要之外的地全歸博學院搞試驗用。至於說朕的投入回報你不用考慮,你的所有成果都不許公開得先給朕,到時候賣個好價錢就是回報。還有,現在上林苑歸博學院管你就再查一查有誰還在裏麵撈好處,真有這種貪得無厭的人你報上來,聽說內衛很久沒有埋人了朕不想他們荒廢了埋人技術。”

聽了天啟的話頓時有幾個官員顯得有些不自在,其他人也盯著這幾個人看,徐光啟也感覺到了空氣中的異樣,但他沒在意隻是淡淡地表示了同意。

天啟見徐光啟隻是很滿意但不是很激動,怕他和博學院中的人不上心就加了把火說:“徐大人雖然說不要分成,但朕也不願意虧了你們。朕不輕易許諾但現在要給你一個承諾,如果你徐大人把玉米和甘薯的產量提高了一半,朕就封你為侯爵;如果你能把甘薯和玉米的產量提高兩倍,還能培養出馬鈴薯的耐旱性並推廣開,朕就封你為公爵;如果你能夠把甘薯和玉米的產量提高三倍以上,朕就封你為一等公且為終生大伯爵任何時候見朕不跪。”

一聽天啟拋出這麼個巨大懸賞,很多人都驚呆了,一開始聽到左光鬥說甘薯和玉米的推廣能省一百萬兩銀子,大家就隱隱約約懂得了知識就是財富這道理;後來聽說糧食作物的雜交能讓所有大明百姓都不愁吃穿,大家就漸漸明白了知識就是力量;現在聽天啟對徐光啟承諾一切做成功了就封一等公外帶終身大伯爵,大家又發現知識還能提高地位。有的人開始後悔自己怎麼不多學學種莊稼,徐光啟張著嘴沒說話,顯然已經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幸福都快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