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盤點家底(上)(1 / 2)

六月初一的下午,天啟跟皇後都躺在長廊裏的竹榻上乘涼。盡管天氣很熱,但向著東邊的長廊下已經曬不到太陽,加上旁邊還有四個小宮女換著打扇,所以也感到不是太熱,偶爾一陣涼風吹過,還讓人感到很是舒服。

長廊裏有一張桌子,上麵坐著好幾個人在算帳,桌子旁邊還有幾張小木椅,張春英等幾個人坐在上麵等著聽結果。

一會兒,周青周選侍說:“皇上,娘娘,帳已經算完了,幾處皇店開張一月來共贏利接近六萬兩。”

天啟坐起來問道:“沒有算錯吧?。怎麼才這點?”

周青說:“沒有算錯,算了幾次都是這個數。”

皇後這時也坐了起來,叫宮女把旁邊的一個小木箱打開,拿出一張紙看了看,又接過周青的帳單一比較,然後說:“皇上,沒有錯,我們這算的跟談敬拿過來的太監們算的數目一樣。”

天啟點了點頭說:“看來這些奴才沒有亂來,也許他們也從中吃得差不多了不好意思再下手。”

馮思琴馮選侍坐在木椅上,看著天啟似笑非笑地問道:“皇上都一連好多天沒去關心朝中的事了,難道皇上真的要放手嗎?”

天啟說:“你還記得你跟朕講三國的事嗎?當時你說諸葛亮是累死的,朕當時就害怕了,累了一年現在收手還不晚。以前忙著關心是因為朝中很亂,朕不去忙沒人可以代勞,現在分工明確了朕就不適合再插手了。”

自從幾天前天啟跟劉宗周和高攀龍長談了一天後,天啟就再沒有主動過問過朝中的事。這人就是這樣,以前天啟經常去問這問那,大臣們包括信王在內都是一有事就來請旨,一缺銀子也眼巴巴地過來望著。現在說好了不再過問,聖學院、博學院、都察院還有政務院都自動運轉起來了,而且在幾天內就搞出了很多新名堂。這說明人都是有潛力的,一旦沒了依靠自己的潛力一下子就被迫自己去發掘出來。

首先他們搞了個支柱工程,就是在各省的糧庫、番庫中存儲一定額度的銀子、銅錢、糧食還有棉花,庫銀也慢慢地全部換成了銀元。憑借這些存儲的銀元和物資,各省都明確規定了糧食、銀子和棉花的比價。一旦銀元跟銅錢還有糧食、棉花的比價超過額定的一成,各省巡撫立即就要通知管理糧庫、番庫的戶部派遣人員開庫平抑物價。同時駐守在庫房邊的錦衣衛會立即出動查找價格波動的原因,一旦發現有人興風作浪,立即抓捕並上報看是否需要抄家。

這個支柱工程的目的就是保證所有百姓不被別有用心的商家大戶肆意盤剝,加上天啟早時候下旨宣布的稅收封頂和農戶存糧的保底,這樣一來所有人都餓不著冷不著了。

這個支柱工程天啟早有想法,但他以為要全麵實施還要過一陣,誰知道朝中官員一下子就鋪開了,看來他們都很有些幹勁。天啟在他們送來的奏報上畫了個圈,表示知道了沒有意見。

第二個是他們搞了個路商局和驛站結合工程,本來路商局修路是虧錢的,設卡收費後商戶在市場裏可以受到保護不被其他人騷擾,但這個費收得名不正言不順,因為以往大明沒有商戶也沒有商稅這一說。自從天啟決定設立商戶後,政務院他們就決定一邊給商人換戶一邊在市場裏名正言順地收商稅,而且聖學院建議把路商局分開為公路局和商稅局。

聖學院的意思是分開後商稅局專門管理商戶和收取商稅,因為跟投資經營不再有關係,所以原來路商局的所有股份全劃入公路局不再跟商稅局有關聯。

公路局的事務現在就隻剩下修路收費顯得很弱,而原來的驛站本就是花公款白消費的地方弱得不能再弱,聖學院之所以認為兩家弱弱連手會變強,一是因為經過了解現在的貨運量越來越大,使得貨運收費變得有油水。二是各級官員能賣爵位獲得好處後,已經不再是一窮二白的窮官,就算是窮點的朝廷也會在明年的兩成火耗中提取一成提高官員收入。這樣一來驛站就不再是免費吃住的地方需要付費,當然服務質量也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