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沒有回答皇後的話,他將兩個小孩身上的包布都解開,把兩個人分別從頭到腳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才對探進一個頭的皇後說:“兩人的身上沒有特別記號,聞味道也聞不出差別出來,皇後你再檢查一次看是不是這樣。”
皇後被天啟的舉動搞得有些發毛,她在估計這兩個小孩如果是別人的兒子天啟會不會張嘴咬幾口。她抱起一個看了看說:“小手小胳膊像是嫩豆腐做的,兩條腿像是兔子腿,看不出有什麼胎記。幸好包他們的包布一張是藍色的另一張是紅色的,不然搞混了就麻煩了。”
天啟一拍腦袋,起身下了床說:“虧得你提醒,不然就不好辦。”說完叫進一個在外麵侍侯的宮女說:“去找兩件朕的舊衣服,都要黃色的要快。”
等宮女找來天啟的舊衣服退出去後,皇後緊張地問:“皇上這是要做什麼?衣服顏色都一樣混了就麻煩了。”
天啟坐在床上小心地用舊衣服包起一個小孩,輕輕地說:“你也別閑著,幫忙包那一個,朕的意思就是要讓大家搞不清楚誰是誰。”
皇後坐下後一邊幫忙包一邊遲疑地說:“分不清楚該怎麼給張美人和馮才人說?就算改名字分大小也不好分啊。”
小娃娃本不大,天啟兩下就包好了然後輕輕綁住,拍了拍手說:“同一時刻出生本來就分不清大小,都是我們的兒子也不用分什麼彼此,就不分了讓他們同時當老大。一會兒你去給她們把小孩送回去,就說朕見了兩個兒子心裏高興,決定兩個都立為太子,朕用皇袍包住他們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因為衣服顏色一樣所以分不出來誰是誰了,讓她們跟朕一樣平等對待兩個人不要有區分。”
皇後想了想問:“這樣行嗎?”
天啟輕輕說道:“有什麼不行?將來孩子長大了兩位都是他們的生母,你就是他們的嫡母,這樣做對你也有好處。”
天啟的話隻能騙到張春英這樣的老實人,她聽了皇後的話開始還是有點不高興,埋怨了天啟幾句說他糊塗,不過後來聽說自己的兒子無論分不分得清都是太子,心裏也隱隱有些喜歡。馮思琴很聰明是騙不過的,她知道這是天啟故意所為但也沒辦法,隻得苦笑了兩聲裝糊塗,無論真糊塗也好還是假糊塗也好,反正宮裏的矛盾暫時解決了,盡管結果有點讓人意想不到感到好笑。
對信王、高攀龍等監政院送來的奏章,天啟沒有多表示反對,對他們分析的地方官員另有深意一說深以為然,不過對他們說的要行文訓斥心中有不同意見,準備找個時間好好給他們說一說。
三天後的上午,天啟來到監政院,來到監政院後剛好看到信王和劉宗周在爭論什麼。見天啟進來都齊聲恭喜天啟添了兩個皇子,對兩個皇子同時出生一事也表示說是天意安排,表明上天讓大明雙福雙喜。
天啟說道:“你們和朝中其他官員的賀表朕已經看過了,看得出來大家都很高興,證明大明現在從上到下都沒有以前那種愁悶的味道了。開始你們好像在爭什麼,難道又有了新的情況?”
信王說:“是這樣的,前幾天我們進行了分工,臣弟的任務就是跟戶部官員商議出一個稅收新方案,方便配合大鐵公司在全國開展業務。政務院的意思是兩成稅收朝廷占一半,另外一半留給地方用於組織人力物力,劉大人的意思是另外一半稅收朝廷還是要管住,地方上要用時讓他們詳細寫上用在何處,避免他們任意揮霍不知節儉。”
天啟想了想說:“劉大人的建議有一定道理,信王反對有什麼理由?”
信王說:“如果照劉大人那樣規定,地方官員就沒有了自主權,他們不會滿意不說朝廷事務也會增加得更多。臣弟的意思是與其累了還討不到好,不如直接明言這一半稅收就是屬於地方上的,朝廷隻在大處上作個監管就是。至於說省裏、各府縣怎麼分這部分稅收,就讓他們自己商議著辦。”
信王的意思是準備把稅收這一塊分為國家稅收和地方稅收,朝廷得到的這部分用來辦全國性的大事,比如說軍費和造船等事。地方上的稅收用來配合大鐵公司各項業務,意思是有了錢配合起來也有幹勁。天啟想了想說:“具體怎麼安排你們商議,既然成立了監政院就要發揮監政院的作用,再說誰有道理朕也拿不穩。假如你們商議不出結果就問問地方上的官員他們有什麼意見,朕今天來主要想說一件事,就是平等對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