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風林火山(下)(1 / 2)

張祥安和陳奇瑜都仔細研究過軍情處的情報,知道去年年底林丹汗的退卻路線是順著老哈河向南,繞過七老圖山的缺口然後北上壩上草原。據說皇太極派人順著老哈河追了一段,發現地勢越來越險就追得很謹慎,後來得到報告說大寧城很整潔分析說林丹汗跑得不是很狼狽,皇太極怕中埋伏也就不再追,後來得到孫得功炮擊義州城外明軍哨堡的消息也就退了兵。

張祥安想了想說:“臣算明白皇上的意思了,皇太極不追一是怕遭到林丹汗在七老圖山缺口處伏擊,同時因為七老圖山的缺口離我兩河口到古北口的邊牆很近不到四十裏,擔心被我大明軍隊和蒙古人夾擊,加上道路越來越難走所以才退了兵。按皇上開始所說的‘敵之要點既為我之要點’來看,也可以說是敵之憂慮即為我之優勢,那麼我們就應該占據七老圖山的缺口處,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

孫承宗點頭說:“這才對了,你們開始說我大明軍隊戰鬥力低下,必須要分兵種專精一樣然後互相配合,我想我大明的長處是人多也認可。誰知道你們後來又堅持要駐守大寧,這就有點想當然了,大寧城對騎兵來說是死地,隻要一圍住不是被敵人圍點打援就是棄馬上山逃命,互相配合無從談起。除非女真人像原來一樣不顧傷亡圍住城就開打,那樣還有可能步兵在城上騎兵在城下配合,但現在他們也在進步,沒看見皇太極已經在錦州學造炮了嗎?”

王化貞這時候看了看地圖說:“真把這口子紮住我薊州就安全了,隻要七老圖山的口子不被攻破女真人要想攻薊州得先翻山後翻長城,騎兵都成了步兵根本就沒戲。這樣吧,隻要皇上決定在七老圖山的缺口處修城築邊牆,需要什麼人薊州全出了。”

天啟說:“你和袁崇煥都有責任支援,到時候用誰的人看情況而定。”

陳奇瑜這時候說道:“這地方山路崎嶇難行確實可以擋住女真人的騎兵衝鋒,但我們的騎兵也不方便順利進出,如此一來怎麼去打垮女真人和蒙古人呢?”

天啟點頭說:“這話問得好!你們誰知道該怎麼辦?”

張祥安說:“臣等原來就考慮的是大寧背靠大山麵向草原方便騎兵進出,既然皇上有意將兵力南移,我們就要再仔細想想才能發言。”

天啟說:“你們看一下大寧的地理位置,就像錦州東邊的廣寧一樣,都是背靠大山麵對草原,這是我們的要點同時也是女真人的要點。你們換一下身份把自己想成是女真人,假如你們在草原上會不會允許有人駐紮在草原邊的山邊呢?那樣一來不就相當於得時刻提防對方居高臨下的攻擊嗎?女真人可以容忍我們在寧遠堅守但不能容忍我們在廣寧屯兵,這就是古人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女真人也不喜歡睡覺時有人在旁邊扯呼嚕。”

見大家隻是微笑不說話,孫承宗說:“兩河口到古北口邊牆外四十裏的七老圖山缺口是一個戰略要地,洪武年間就在這裏築過城叫會州衛,永樂年間成祖將會州衛和大寧衛撤消將此地賞賜給朵顏三衛,後來大寧、會州就成了朵顏衛和泰寧衛的分界。幾百年過去了泰寧衛不在了朵顏人也南遷到長城邊上,大明更沒有向外發展的想法,現在皇上要重新恢複會州衛,你們大家就在這個前提下說一說該怎麼攻防配合吧。”

陳奇瑜說:“要不就先在這裏先築城恢複會州,保險的話像寧遠一樣修一條邊牆擋嚴,同時修建火墩箭塔既可住軍也可住民。騎兵還是在大寧駐紮,四萬騎兵加三萬步兵就算輪守也常有三萬多人,女真人要想吃掉我們還是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孫承宗說:“三萬多人看似很多但一分兵就沒有多少,相隔幾十裏看似互為犄角可互相支援,但是在優勢兵力前難免會被各個擊破。三國時馬謖守街亭諸葛亮再三囑咐要當道安營,結果馬謖不聽跟人分兵把守結果兵敗被斬。假如敵人來得少分兵攻擊讓他首尾難顧當然好,但是女真人一來就是好幾萬甚至十萬,我們三萬多人再一分兵那就是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大寧被十萬人一圍不救看著自己人死不忍心,去救又怕自己陷進去,所以分兵是絕對不以考慮的。”

倪元璐這時候說:“我也覺得大寧和會州雖然隻隔了幾十裏,但卻有很大的不同,半年前皇太極起兵好幾萬攻大寧,但卻不從會寧過,因為他是來撈好處而不是來拚命的。攻下大寧是清除障礙可以讓投靠他的敖漢部和奈曼部不再有威脅,過了會寧口子終將還是得退出去,沒有利益還可能被夾擊他當然不會這麼做。”

陳奇瑜說:“如果不要大寧向西退,女真人會不會占據大寧與我對峙?會寧那裏山坡雖緩但我騎兵下山也困難,如何與敵周旋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