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定下今後的方向,大家就順便說了下各人該做的事情,比如說孫承宗去通知渤海軍區督軍王在晉和東北軍區督軍熊廷弼,讓他們兩個安排毛文龍和祖大壽同時向遼東南部和錦州發起騷擾攻勢,就算皇太極知道明軍在恢複會寧要重新建城也空不出手來。這之後讓薊州巡撫王化貞跟遼東巡撫袁崇煥選人,先從歸附過來的喀喇沁人和朵顏人中選出有能力有意願的人加入滿桂和盧象升的騎兵,然後征招有意願的人跟從修建部隊去會寧修城。
大致安排完後天啟說:“現在就暫時這樣定,但是正式發布命令要等三天後再說。”
孫承宗微微詫異地問:“請問皇上為什麼要等三天後?兵貴神速時間不等人啊,臣算了一下先修全寧城就要至少四到五個月,然後還要在會寧城兩邊建兩座既可駐兵又可住民的月形關城,那就還得要兩個月,現在已經六月底如此一來就要到年底才做得完。長城外冷得早有時候秋天就會下雪,冬天可以說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滴水成冰不利於修城。”
天啟說:“會寧城修成長條狀用來囤積糧草和武器算是主城,兩邊的月形關城住人和馬算是輔城,不用先修主城再修輔城那樣浪費時間,反正我們閑人多有多少拉多少上去做就是。朕之所以要先生三天後再下命令,是因為我們今天說的都是一時的想法,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周全再說。曾經有幾次有人犯了錯朕都想立即埋了他,但過兩天又發覺這人就算有錯也沒有到要埋的地步,所以冷靜三天要更穩妥些,你們也要在這三天多征求意見務必把事情做好。”
孫承宗點頭說:“皇上言之有理,這樣一來就隻能先定位置打好界樁,然後修多長按界樁來不按規製了。”
天啟說:“按規製修是可以修建得漂亮好看,但我們這是圖有用不圖好看,既不是專門讓外人來參觀也不是給哪為公主勳戚居住,一起動手早點完工心裏踏實。”
倪元璐這時候說:“既然如此還不如再分細些多定幾個界樁,分成十幾處甚至幾十處各包一片,最後將結合部連成一片就是。最多就是每一處高低厚薄不均勻看起來難看,但是這樣一來可以節約很多時間,最多兩到三個月就能完成,皇上你看可好?”
天啟大喜道:“對啊,先修個有作用的長短不協調難看點也沒有關係,等有空了再在細微處費點工夫修補漂亮,明年、後年完全可以繼續做不然閑著做什麼?到時候興趣來了雕個龍描個虎都可以,甚至可以在城們外擺上一溜石獅子也威風。”
王化貞見分布了這麼多任務但主要還是在他和袁崇煥身上,比如說遣送喀喇沁人、在喀喇沁和朵顏兩部招募騎兵、在不願意當兵的人中招募修建人員等。現在袁崇煥不在隻有他在不問一問不甘心,於是他問道:“皇上,喀喇沁部的人現在還在薊州,需要把他們分類分批送走,臣等是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遣送走呢?”
天啟想了想說:“你可以先給袁崇煥通個氣,還是三天後開始動手,先在兩部中招人從軍,要有意願還要有能力,年紀大的就不要招了。這之後招人去修建會寧城,這些人就不管年齡隻要有勁聽話就可以,剩下的老弱婦孺聽憑他們自己選擇,願意種田的就靠近長城安排,在長城和第一道邊牆中間安置人,告訴他們朝廷會給他們種子、農具,還可以用馬換耕牛,隻是一切都跟大明百姓一樣要交稅。”
王化貞問:“不願意種田又不願意從軍和修城的人呢?怎麼安排這些人?”
天啟說:“可以將他們安置在第一道邊牆和第二道邊牆之間,那裏靠近外麵離長城遠適合放牧,也可以讓他們到遼西皇莊山裏去找合適的地方。不過要給他們事先說好,無論是種田還是放牧都得交稅,隻不過在皇莊裏是朝庭拿一成朕得一成,在邊牆裏兩成都由朝廷派人來收。他們交了稅就可以得到大明軍隊的保護,受了災也可以得到朝廷的救濟,那些不願意修建城牆的你要先把好處說給他聽,就說凡是在邊牆外會寧以西做事的,都算是大鐵公司的員工。”
孫承宗點頭說:“皇上這麼安排就對了,臣開始還擔心修建了會寧城圍了那麼大一片地怎麼辦,有原來住那裏的人也有後來去的人,同樣收稅原來住那裏的人會不願意。現在皇上把裏麵全以大鐵公司的名義接手,那些人就相當於從種地的農民和放牧的牧民變成拿薪俸做事的工人,原來是沒有保障的日子現在隻要做事就有錢拿,就不會有多少人不願意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