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巡撫領兵(中)(1 / 2)

袁崇煥非常懷念以前當寧前道的日子,盡管他現在是巡撫比以前官大,但是他感覺現在沒有當年那種能夠隨意作主的舒服勁。想當年他雖然官不大但權力大,曾經在視察途中信手摁翻一個貪汙的副將砍了他的腦袋,就這一手就震住了好多對他不服氣的武將樹立了威信。當然也因為這個原因好多人對他有看法,最後官升了但權力沒有當年大了,這人當個官不就圖個玩弄權術施展才華嗎?沒有權力的官品級再高也就那麼回事。

假如不曾擁有也就罷了,曾經擁有後來又失去是最痛苦的,所以袁崇煥時刻不忘尋找機會並抓住機會來證明自己,找回那種曾經擁有且久違的感覺。見軍務院現在給了他這個機會,袁崇煥就知道是他的老上級孫承宗幫了他的忙,他在想如何將暫時的權力握得長久,證明自己的同時也給孫承宗長臉。

要想證明自己就得先排除他人,因為大明沒有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傳統,你落了難能夠不落井下石的人就是你的恩人,牆倒眾人推這事沒有風險還能獲得大家的認同,這是人的劣根性也是大明官場的生存法則。從陳奇瑜他們的口中袁崇煥知道這次歸他指揮的有四路人馬,左良玉的車營一萬,祖大壽的水師陸戰營兩萬,許成名的貴州軍兩萬,吳襄的關寧鐵騎七千。陳奇瑜說了寧遠的兩萬人不能動,如果拿下錦州其中的一萬要拉去駐守錦州。

袁大人仔細一琢磨,軍務院說現在怎麼做由他說了算,如果最後立了功能跟他搶功的也沒有幾個。雖說涉及到三個軍區但三個軍區的督軍都沒有來,這是皇帝的意思防備有大權力的人有大影響,讓一線將士都明白這些督軍權力雖然大但都是皇帝給的,離開皇帝他們什麼都不是。將士們明不明白不要緊但袁崇煥明白,這些督軍可以分功但搶不到主要功勞,武將中祖大壽、許成名等人都是按人頭計功相當於幹苦力活的,運籌帷幄方麵的功勞這些人夠不著。

本來三大軍區的大總兵最應該有功勞,但他們都離得太遠,盧象升守會寧滿桂守兩河口,雖說他們各有兩萬人還有幾萬修建城堡的後備力量,但要麵對女真人和蒙古人近二十萬人還是有一定壓力。毛文龍本身就已經減員一半,在金州被阿敏和沈陽來的人圍得死死的,正望眼欲穿等待朝廷發兵救他,他能活出來就應該謝天謝地。算來算去就隻有幾個文官比較麻煩,倪元璐、侯恂、黃道周這三個監軍,加上陳奇瑜、張祥安這兩個軍參處的人。

正月初五人馬都到齊了,初五這天最遠的左良玉到了,稍微近一點的是祖大壽和許成名,他們兩個是頭一天也就是初四到的。袁崇煥知道這些人隻是暫時歸他指揮,打起仗來還要倚重這些人,所以對他們特別客氣,安排住宿吃食等都比較周全隻等一聲命令就出發。好在寧遠的地方大房屋多,知道要駐軍袁崇煥提前把月形關城騰空了出來,原來住在裏麵的人遷移到城裏和關上住。

初五下午,袁崇煥思考妥當就叫人去請三位監軍還有張祥安兩位來議事,當然也順便把祖大壽、許成名、左良玉還有吳襄請了來,在他眼中這些人隻是陪襯可以忽略不計。眾人一來就發現營帳裏不一樣,並不是習慣性的那種一主中間坐其他人兩邊坐的擺設,而是團團圍了一圈不分上下。這是袁大人在軍務院中學的,他發現這種不拘尊卑的做法能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皇帝都可以這樣做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見大家來了袁崇煥先請三位監軍裏麵坐,這些監軍都是代表皇帝來監督人的,不尊敬不行何況裏麵還有個侯恂。當年袁崇煥還是個七品縣令的時候,自己都對自己的前途沒有信心,正是這個侯恂發現並舉薦了他,所以他人前人後見了侯恂都是恩公長恩公短的很是客氣。前一陣毛文龍剛剛惡拚了十幾天缺糧食缺醫藥,這些東西要靠朝廷撥發等不及,其它地方沒有隻有寧遠有,別人去要肯定碰釘子但侯恂一開口袁崇煥立即給還親自送去,可見袁崇煥對侯恂沒得說。

袁崇煥待大家坐定首先問倪元璐道:“倪大人,這次最大的問題在於能不能順利拿下錦州,前兩天下官發現隨同大人來的有一些錦衣衛守護著的大箱子,不知道裏麵是不是攻城利器?能不能順利拿下錦州?”

倪元璐說:“那裏麵確實是專門用來攻城的利器,不過按張大人的分析可能用不著攻城就能拿下錦州,張大人說錦州現在很可能是座空城。”

倪元璐這話一說袁崇煥心裏簡直就可以說是驚駭了,他一聽說要打錦州,在等待人到齊的這幾天已經派了心腹人員去偵察,發現錦州確實在撤兵,連城上的大炮都撤了下來在向南運。他知道李永芳要撤退本想對這消息保密,到時候讓吳襄一舉上城就是大功一件,誰知道倪元璐說張祥安已經分析出錦州可能是一座空城,這就太讓人感到意外和不舒服了,這簡直就是破壞了他的計劃,但是袁崇煥也因此對張祥安高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