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來到黃道周的屋裏時,見除了黃道周還有其他幾位麵色白淨的人,仔細一看是騎兵營裏的幾個監軍,急忙上前一一見禮。幾年前天啟就要求千戶以上必須有監軍,野戰部隊裏還要多增加最好是每百人一個,認為如此才能控製軍隊避免朝廷的軍隊成為將領的家丁。吳襄的七千騎兵屬於袁崇煥的防守部隊,所以裏麵隻設了幾個監軍,就這幾個監軍對吳三桂有意見。
吳三桂先是拜見黃道周,然後問黃道周有什麼事,黃道周說:“張、謝幾位監軍說你在遼陽時違犯軍令,回來後又不解釋不上報,是不符合製度的行為,吳千戶可有什麼對本官解釋的地方嗎?”
吳三桂說:“末將還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個情況,黃大人能不能容我先問問他們?”
見黃道周點頭後吳三桂笑嘻嘻地對幾位監軍說:“呀,原來是張大哥和謝大哥幾位,我年輕不懂事請你們多多包含,我一進來就知道我錯了,真的!不過能不能麻煩你們告訴一下我錯在哪裏我好改正。”說完抱拳向兩位監軍致意。
黃道周見吳三桂先是直承錯誤,然後卻又說不知道錯在哪裏,不由得有些好笑,不管怎麼說這個態度還是好的,於是說道:“現在不是對你定過錯,有事坐下慢慢說。”
張、謝兩位本來是在寧遠衙門裏幫忙的書半,袁崇煥成立騎兵部隊後把他們派去做監軍,本身不想多事但被袁崇煥暗中一慫恿,也氣不過吳三桂不尊重自己,於是跑到黃道周這裏來告狀。
待吳三桂坐下後張監軍說:“這次出兵前有明令,禁止隨意殺遼東的百姓,吳千戶怎麼在遼陽隨意殺人呢?難道吳千戶出發前沒有看到或者沒有聽到軍令?”
吳三桂說:“啊呀,張大哥誤會了,我既然領兵出戰怎麼會不看明白軍令呢?我不但看清楚了不許隨意殺遼東百姓這一條,我還看清了另外一條就是對百姓不能亂殺人但可以自衛。在遼陽城裏我本不想殺人但那些人不要命地過來攻擊我,什麼木棒菜刀的都有,所以我隻有命令士兵進行自衛了,總不能站在那裏打不還手吧?這殺人和自衛是有區別的,殺人是追著砍自衛是站著不動誰打我我砍誰,張大哥有沒有看見我讓士兵追著砍誰?”
張監軍那天躲在幾名士兵身後,具體怎麼回事他也沒有看清楚,好多細節都是手下來向他彙報的。他想了想問:“軍隊裏的士兵都是穿盔甲握鋼刀,普通百姓怎麼會用木棒菜刀來攻擊你?是不是有什麼隱情?”
吳三桂說:“我見有幾處房子高大漂亮,想裏麵肯定有錢於是命令士兵進去搶錢出來,所以那些人才過來拚命,我的人也隻有自衛還擊了,這個不難理解攤我頭上我也得拚命。”
聽吳三桂這麼說旁邊的謝監軍搖頭笑了,他說道:“這麼說來吳千戶還縱兵搶掠百姓了?”
吳三桂說:“搶是搶了但沒有搶普通百姓,開始已經說了我們是看誰處的房子漂亮高大就去搶,遼東的漢人受女真人欺壓不可能住得起那麼高大漂亮的房子,搶女真人我沒有心理負擔。就算住那種房子的人是漢人,也是死心踏地替女真人賣命的二韃子,這種人死有餘辜砍成零碎都應該,搶他們點東西算什麼?”
張監軍點了點頭說:“就算你殺人……哦不,是自衛有道理,搶人東西也有道理,那麼你最後命人點燃多處房屋算怎麼回事?大火無情會蔓延全城的,你總不能說你點的火會認人隻燒女真人吧?”
吳三桂說:“張大哥,我們開始說了那麼多什麼不殺百姓的話,是指完成戰鬥任務後不濫殺無辜,為了完成任務連自己士兵的生命都可以不愛惜,管他什麼百姓不百姓呢。我們上次的任務是什麼?不是攻下沈陽或者遼陽,更不是為了去遼陽城獻愛心做善事,而是想通過戰鬥把阿敏在金州的部隊吸引過來。那些原來在遼陽被我們打逃跑的士兵能不能及時通知到阿敏,是個很難說清楚的問題,萬一他們跑到中途被野獸吃了呢?阿敏不知道我們不是白忙了嗎?”
張監軍說:“照吳千戶的意思你點一把火就能讓阿敏知道了?遼陽離金州至少有五六百裏路程吧?阿敏長著千裏眼還是順風耳?”
吳三桂說:“我們在遼陽一放火,肯定比沒放火的動靜要大,旁邊人一問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一傳十十傳百能夠加快傳遞消息的速度,就算最後跟逃跑去報信的士兵一樣快,也能夠增加消息的可信度不是?”
黃道周見吳三桂怎麼說都有理,心道又是一個袁崇煥出世了,他見張、謝兩位都不再問,於是咳了一聲然後說:“既然吳千戶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那就沒有必要糾纏下去,正如吳千戶開始說的為了完成任務自己士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還管其他人做什麼?我隻想問吳千戶兩句,一是你搶的財物在哪裏?二是你回來後為什麼不向監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