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滿足,執著追求,才能占領事業輝煌的高地,才能抵達夢想的彼岸。
在我上小學四年級時,班會課上老師要求我們說說自己的理想。那時候我整天抱著《本傑明·富蘭克林傳》入睡,我說想成為像本傑明·富蘭克林那樣的偉人。當我將自己的理想陳述後,卻意外地變成了全班的焦點,因為自己理想之遠大。
上初中二年級時的我,以班長的身份在班會課上再次被要求說說自己的理想。這時的我早已沒有成為什麼偉人的“雄心壯誌”了,因為那樣會非常的“艱難”。因此我說:“我想什麼都不做。”同學和老師都用驚奇的目光看著我。我發現我又成為了焦點。
我上高中三年級時和朋友閑談的時候,我們又說到了理想。我告訴他們,我想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他們又問:“你怎麼去做呢?”我沒有回答,隻是搖了搖頭,因為這已經是下一個問題了,也超出了我們所談理想的範圍。
轉眼間,覺得自己長大了。長大後體會了艱難,學會了承擔責任,忽然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悠閑地考慮理想了。
我有一個夢想。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擁有自己的一個家庭……事業不一定輝煌燦爛,惠澤蒼生,但一定要有意義,自己要喜歡;房子不一定要富麗堂皇,但要溫暖、安全……1990年從清華計算機係畢業後,我去了機電部一個電子廠,第一份工作是下車間當員工。這離我當老板的夢想相去甚遠,上天要考驗我的耐性,同時也給我機會。在旁人看來,大學生下車間是大材小用,而這恰好是我以後當“老板”的第一步。在這裏我一做就是 3年,從員工做起,先後做過主任、部門經理、總經理助理。在這期間熟悉了一整套的企業管理方法,同時也結識了金融、工商、稅務等方麵的朋友,並擁有了自己的銷售渠道。
1993年我決定下海經商,這時的我有技術,懂管理,最缺的就是錢。辦一個生產集成電路的工廠最少需要 800萬資金,而我身上隻有l萬元人民幣。這點錢別說辦工廠,就是連工商注冊都不夠。我把 l萬元分成兩半,一半請銀行朋友吃飯,一半送禮,這樣貸到了第一筆錢10萬元。最終采取工廠資產抵押的方式拿到了辦廠所需的 800萬元。
有了錢就能當老板,可是錢來得太容易了就容易犯錯。這時我沒有把心思放在管理工廠上,而想著享受去了。當老板,怎能沒有車呢,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買了三輛車:尼桑、豐田大霸王、原裝進口奧迪 A6.沒有用心管理工廠,當然就要出問題,而集成電路的生產對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不能按廠商提供的圖紙保質保量地生產出合格的集成電路的話,生產出來的集成電路就隻能就地銷毀。當時采用挖深坑埋起來的辦法,而埋一塊的成本是生產的好幾倍。800萬元辦廠是底線,因為沒有資金繼續投入生產,所以不能達到廠商的要求,隻能生產一批埋一批,再加上這個行業競爭的殘酷,到 1995年年底工廠再也沒有錢了。經估算虧損 240萬,好在貸款是用工廠資產做的抵押。這時的我從擁有 200人的華強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變成了身無分文的窮光蛋。
此後幾年我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做過群眾演員、節目主持,擔任過企業辦公室主任、教育總監等職。
2001年中國正麵臨著加入 WTO,這是繼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次機會,我深深地感覺到一定要抓住它,不然就太遺憾了。我從北京來到了深圳,這時身上僅剩 2塊錢了。生存是最基本的,下火車後第一件事就是和深圳托普裏特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聯係解決吃飯的問題。當老總看完我的簡曆後答應聘我,月薪 3000元,包吃、住。這時的我總算不會流落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