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準車種
買車當然是為了自己使用,因此首先應根據用途及錢袋情況選準車種。毫無疑問,如搞貨運、客運,當然要買貨車或客車;如想到野外跋山涉水去撒野,肯定要購四輪驅動的越野車。上述這些都好選定車種,隻有購代步用的轎車時,由於價格相差懸殊,更要慎重考慮。你的存款有多少,或你的還貸能力有多強,是買百萬元左右的高檔進口轎車,還是十多萬元的國產轎車,亦或六七萬元的經濟型轎車。需要說明的是除了檔次之分外,轎車還有用途之分,俗話講“開寶馬,坐奔馳”,即是說奔馳與寶馬的用途有區別。如果不會開車的某領導或大款,非要買一輛寶馬當座駕,那隻會便宜了他的司機;反之,如果買一輛奔馳S600自己開,別人隻會把你當成被雇傭的司機,而非有錢的車主。因此,你在購車之前一定要選準車種及類型,才能買到“門當戶對”的汽車。
2貨比三家
選定車種後,再根據自己的購買力,量力而行,便能將選購的汽車品牌給縮小到少數的幾種。在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別看新車下線的新聞炒作不斷,但同車種、同價值的車型沒有多少選擇餘地。比如你想買輛十一、二萬元左右的轎車,現在市場上也就三四種。
選定車型後,便應進入討價還價程序,因為即便同一廠牌同一車型的汽車,甚至同一標價的情況下,在不同的經銷店裏也常有不同的優點,準車主們切勿偷懶,應多跑幾家經銷商谘詢,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千萬不要輕信銷售商的花言巧語,不能因為他們口沫橫飛、振振有辭的推銷術而不好意思加以拒絕。買車不是買菜,應三思而後行。3朋友幫忙
如果您有位賣車的親戚或朋友,您就不必日夜奔波、舟車勞頓地找尋一個可靠的汽車銷售商,最好請他幫忙作參謀,或介紹你到可靠的銷售店。利用朋友關係時,一定要厚著臉皮要求便宜點,再便宜點,別不好意思,套交情、拉關係、爭取享受特權價格,在中國乃人之常情。通常銷售商看在熟人的麵子上,常給予相當的照顧。
4合理殺價
中國人買東西多少都會殺價。如果您不在行,趕緊請個幫手、助手、打手或殺手助陣。動輒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的汽車交易,如果厚著臉皮、多費口舌、據理力爭能夠省下數千上萬元,何樂而不為呢!
在銷售商的樣車風擋玻璃下,一般均貼有標價。其實此價格彈性不小,因為裝備不同的選用件,汽車就會有不同的價格,所以在問價時一定要問清楚都包括哪些選用件,並可根據選用件的取舍來砍價。
殺價也講究學問,開口討價必須在“行情”之內,至於“行情”多少,應多方打聽谘詢。殺價誠可貴,成交最重要,千萬不可像在旅遊景點地攤上買東西那樣“攔腰”砍一刀,也不能隻接受最低售價,還要看其售後服務如何。否則,貪便宜買輛汽車,但售後服務差勁,愛車就可能淪落為“汽車孤兒”而無人照管。
5贈送選用件
若銷售商不願折價,但希望贈送些選用件,如座椅套、方向盤套、防盜鎖等,千萬別一口回絕,頗值得考慮,況且新車到手後難免要添這加那,為愛車化妝美容。假如自行配備,也需一筆開支,不如要求銷售商贈送些你認為必須的裝飾。一定記住,千萬別指望銷售商贈送的都是高檔貨,但一定要拒絕低劣品。
另外,在談妥車價後,銷售商往往會竭盡全力推銷選裝件。並且全是“配套門品”,稍一放鬆警惕,就會花冤枉錢而超出當初的預算。
掌握購車的天時地利
汽車作為家庭的大額消費,不可輕率行事,應慎重考慮,選擇最適當的時間和購車場所。你會發現,同樣的汽車,由於選購掌握好了天時、地利,價格會大相徑庭。
1何時去購車
如沒有特別需求或急需購車,在選擇確定購車時機上,應有所斟酌。因為在汽車銷售淡旺季交割期以及年末、年初或汽車銷售政策的調整公布階段,汽車的價位及銷售、付款方式等一般來講往往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例如在旺季到來時,廠商會抓住時機大加宣傳、備足庫存,加強營銷,而有時為了競爭,價位也會有所調整。但此階段由於購車者較多,商家在忙碌中往往會因力不從心而淡化車輛挑選、上牌等方麵的服務。而一旦進入淡季,銷售單位的庫存量也會削減,品種相對較少,目的是為了減輕資金占壓負擔,但如在此期間購車。商家的服務對象相對減少,服務的力度就會加大,你可以充分挑選,試駕各種看好車型,同時又可以得到專指性較強的優質快捷的售中售後服務。
購車前還可以多方麵了解各廠家近期的有關舉措及銷售導向,例如價格漲落,車型改進,市場發展目標等方麵的動向,尤其是國家政策對新車舊車價格的影響,最好的購買時機應在市場較為平穩的階段。雖然這一點較難掌握,但隻要具備一定的分析判斷意識,就能夠將顯而易見的市場變化苗頭事先預料到。
2何地去購車
(1)通過社會資源調查購置新車。首先應調查了解是否是國家物資部門或中汽公司所屬的經營部門,如果不是,要慎重成交,必要時應簽定協議,確保能辦理牌照,協議應經國家公證機關公證。
(2)購置汽車生產廠家的自銷汽車、超產車,應慎重了解是否為中汽公司等部門認可的企業及車輛型號,是否具有正式印製的產品合格證,如果有異議應慎重成交,如購買最好簽定經過公證的協議。
(3)如購置進口汽車,應首先了解是否具有海關證明、稅務證明和高檢證明。進口散件組裝的車輛還要了解是否具有省級主管部門批準的產品合格證書。千萬不能購買已有正式牌照的國外贈送車輛。沒有海關、稅務商檢的車輛一般是非法進口的車輛,不但辦理不了牌照,還要受罰或被沒收。沒有正式產品合格證的車輛不能辦理牌照,至於購買饋贈車輛根本就不能轉籍。
(4)如果購買已辦理牌照的車輛,更要慎重從事。成交前,應仔細查驗行駛證與車輛型號是否一致,還應到當地管所查詢該車是否按規定辦理了年檢手續;是否為當年或近期報廢車輛型號;是否原裝車輛等。如果辦理轉籍手續時車管所不予同意,則說明該車輛檔案等項目必有不符合規定之處,千萬不要勉強辦理轉籍手續,以免上當吃虧。
總之,買車應到實力雄厚、信譽可靠的銷售商處選購汽車,認真驗明其正規進貨手續,不要圖便宜購買走私車、私售車或不在國家汽車生產計劃中的小廠車。在一定規模的汽車交易市場,通常都是工商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保險公司等單位向現場辦公,這些單位一方麵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另一方麵也履行管理市場的職責。此外,在這些市場內經營汽車經銷商,都經過市場管理部門的資格審查,如果有個別不法經銷產品侵害消費者的利益,一般也都能在市場內得到解決。
購車的基本程序
1新車交易程序
(1)選擇汽車銷售公司挑選車輛
(2)進行買賣交易
(3)辦理車輛保險
第2項程序辦完,你就可以進行本項內容,也可以拖後辦理,但必須在第八項領取牌照之前辦理完畢。辦理地點在各保險公司的分公司,也可在代辦點辦理。
本次內容辦理完畢到驗車之前,可到停車泊位證明所屬地區交通支隊宣傳科辦理移動證,有效期1至7天。
(4)工商驗證(本項內容某些經銷商可代辦)
第二項程序辦完,你即可以辦理本項內容,辦理地點在各區工商局機動車市場管理所。在汽車交易市場中也有其代辦點。
(1)繳納車輛購置附加費(本項內容某些經銷商可代辦)。
本項內容辦理地點在交通局購置費征稽管理處,比例為車款(除去增值稅部分)的10%(進口車為進口環節各項稅費組成的計稅價格的15%)。
(6)辦理停車泊位證明(本項內容某些經銷商可代辦,但價格較貴)
如果戶口為郊區縣或買方是外企公司,可不必辦理此項內容。
如果戶口為城區,則需按以下程序辦理:
需到某停車場辦理停車費交納證明;
到停車場所在地的安委會及派出所對停車交納證明驗證蓋章;
到停車場所在地區交通支隊宣傳科領取正式停車泊位證明。
(7)驗車(本項內容某些經銷商可代辦)
以上內容全部辦理完畢(包括保險),方可到各區、縣交通支隊指定檢測廠進行驗車。
驗車完畢,若前次辦理的移動證已到期,可到同一地點續辦,有效期相同。
驗車完畢5個工作日後,方可領取牌照。
(8)領取牌照
國產車。驗車完畢5個工作日後,到各區、縣車管所領取牌照,同時領取行駛證待辦憑證,待3個工作日至15個工作日內,方可辦理行駛證。
進口車。驗車完畢5個工作日後,到車管所總所上繳車輛底檔,領取有效期一個月的臨時牌照及行駛證待辦憑證,待30個工作日後方可辦理行駛證。
領取私人牌照之後,建議你到車管所附近進行車輛拍照。
(9)繳納養路費
繳納養路費地點在各區、縣養路費征稽處,最低繳納一個月的養路費。
(10)新車備案。
到車主所在地安委會為你的新車登記備案。
(11)辦理車輛行駛證
在辦理車輛行駛證的有效期內,到同一車管所辦理本項內容,你需提供以下材料。
行駛證待辦憑證;
養路費繳納憑證;
車輛照片;
安委會登記備案資料。
(12)繳納車船使用稅
該項內容辦理地點在各區、縣地稅局辦理。
以上辦理完畢後,購買新車手續才全部辦完。
了解有關汽車消費政策
汽車消費政策將強調兩個層麵:一是按照汽車產業政策的總體思路,強調鼓勵個人購車;二是強調鼓勵個人購買輕便、節能的經濟型用車,並將禁止各地方製定土政策限製汽車使用、消費的行為。
據專家介紹,即將出台的汽車消費政策主要包括稅費管理,城建協調、信貸政策和鼓勵消費四個方麵的內容。在稅費管理下減少稅費項目,簡化征收手續。在城建協調方麵,主要是協調好城市管理與交通管理的矛盾,城建規劃中有關建築物必須預留或預建停車場,候停車按不同地段統一收費標準,對於汙染超標和安全性達不到標準的汽車將實行強製報廢措施,汽車消費信貸政策將會進一步完善,鼓勵金融、機構以抵押、擔保及強製保險擔保等形式積極推行汽車消費貸款。消費政策還將充分體現鼓勵小排量經濟型轎車消費的方針,按排量大小實行差別稅率,允許大城市從實際需要出發對汽車保有量提出最高數量限製,但不得對小排量汽車實行差別限製。
中國“入世”給購車帶來的福音
專家認為,“入世”將給中國汽車消費者帶來三大福音:
1降低關稅就是減輕消費者的負擔。中國是世界上汽車關稅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高關稅對弱小的汽車工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也抬高了國內的汽車價格,減弱了競爭力。所以從保護消費者利益的角度來看,高關稅是有害的。
2“上帝”應該享受到最周到的服務,才能保證正常使用。售後服務又稱追加服務,這種追加服務往往左右著用主憎愛分明對商品本身的選擇。而對商家來說,目前非價格競爭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隻有加強服務才保證正常使用。國內汽車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廠家對質量、服務和新產品開發當然缺乏積極性。國外的售後服務已經從單純的壞了修發展到定時檢測、定期維護、技術培訓、緊急救援。而國內的售後服務仍以修理和配位供應為主。
3嚴格的法律保障“上帝”的權益。在汽車購買和使用方麵,國內消費者在權益受到損害時常常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而在美國、日本、歐洲都有汽車召回法,要求廠家對存在事故隱患的車輛必須公告,並全部收回處理,免費更換有關部件。中國沒有這類法律,所以就沒有發生過廠家召回產品這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