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清點了銀兩後,楊山蘆就對周昌道:“這次你就帶走50瓶百花露吧,要知道為了做出這些百花露,這些天可是忙死了,以後我們就定下一個規矩,你每10天來提一次貨,每次100瓶。”
“好的好的。”周昌拿到了這50瓶百花露,笑到已經是眼睛都眯起來了,這就是防守大人說的雙贏了。
“另外這次你付的全部是現銀,以後弄到了糧食之後,可是要用三成的糧食支付的,千萬不能忘了。”
“放心放心——”周昌就是連連點頭,這個是維係交易的重要條件,他又怎麼能忘呢。
接著周昌拿到了50瓶百花露之後,就急吼吼的準備走了,不料楊山蘆卻是叫住了他:“對了,你上次說你老家是絳州的?”
“是啊,怎麼了?”周昌就是疑惑的問道。
“那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做韓雲的文人呢?他在當地應該挺有名的。”
“韓雲?你說的是不是絳州稷山縣的韓雲,有舉人功名在身的那個?”周昌不愧是走南闖北的行商,認識的人還是不少的。
“沒錯,就是他。”楊山蘆就是笑了:“既然你認識他,回去之後能不能給他帶個話,我對他很是仰慕,想請他來堡中做事呢?還是個不錯的職位。”
“行,這個話我一定替你帶到。”周昌連忙大包大攬的答應下來,反正對他來說,就是帶句話的事情,而且他感覺以楊山蘆的身份,要招攬這個韓雲的話,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而等到周昌離開之後,楊山蘆就是滿意的笑了,先不說有了這1萬兩銀子,各種趨於停滯的生產又能展開了,而請來這個韓雲,更可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畢竟這是很明顯的,想要大力發展農業,最好還是需要一個這方麵專精的人才,而這個韓雲呢,就是當之無愧的農業方麵的人才。
當然,說起韓雲大家不一定熟悉,不過說起他的老師,那可是鼎鼎有名的——那就是明代著名的科學家徐光啟。
徐光啟精研農事、蠶桑、牧養等諸多方麵,並寫出了傳世巨著《農政全書》,堪稱一代大家,而這位韓雲,就是他的四大弟子之一,師承徐光啟,在農業方麵有很精深的造詣。
所以楊山蘆想起這個人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想把他拉進來,這樣的人才閑置不用,這不是浪費麼?而且現在他轄下都有了7萬畝土地,把他拉進來之後,也有用武之地了吧……
******
十天後,周昌又派人來提貨了,而且這一次,他們還另外帶來了一個人。
而等到楊山蘆得到消息後,也很是歡喜,看來掃榻以待的韓雲來了!
楊山蘆就立即把他們召來了千戶官廳,然後他就看見了商隊帶來的這個人。
這是個中年男子,近40歲,穿著一件黑色鑲邊的直裰,頭上還戴著網巾,顯然是個有功名在身的人。
而更讓楊山蘆在意的是,此人和一般的讀書人不同,膚色被太陽曬得有些發黑,腳上的鞋子也沾著一些泥土,顯然是經常下到田間地頭的人。
而此時這個中年男子看見楊山蘆身穿一身千戶官袍,又是笑吟吟的正看著他,已經料定這正是把他召來的人,於是就連忙上前施禮道:“絳州舉人韓霖,見過大人。”
“呃……韓霖?”楊山蘆的笑容就凝固在了臉上,他要請的可是韓雲啊,怎麼現在來了韓霖呢?
倒是一旁商隊的主事,見狀就是連忙陪笑道:“嗬嗬大人容稟,我們按照您的吩咐回到絳州之後,就去找了韓雲老爺(民間一般稱呼舉人為老爺),不料韓老爺已經去北方當官去了,倒是韓老爺的弟弟韓霖在家,知道之後也很有興趣,所以就是過來了。”
“沒錯——”這時韓霖也是誠懇地道:“聽聞大人需要農業方麵的人才,學生不才,倒也有所研究,所以就是毛遂自薦來了。”說完之後他就是很渴望的看著楊山蘆,好期待楊山蘆說一聲,那就留下來吧。
隻是楊山蘆聽了之後,卻沒有表態,怎麼說呢,這個韓霖他也是聽說過的,他和他的哥哥韓雲一樣,是徐光啟的入門弟子,並且在農業方麵頗有造詣,稱得上是農業專家。
隻是對他的個人操守,楊山蘆卻是有一些小小的質疑……
按照原本的曆史發展,再過九年之後,也就是岌岌可危的崇禎16年,這位山西的著名文人,還被聘為督帥閣部李建泰的軍前讚畫,駐守太原,對抗大順軍。
可是一個月之後,太原還未攻陷,他已經早早的從軍中開溜,投降了李自成,改換門庭。這和夏完淳,張煌言等在危難時刻慷慨赴死,和大明共存亡的忠義文人相比,貌似有變節之嫌。
畢竟那時的文人,講究的是氣節二字!所謂大明養士三百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可是這個韓霖的表現……
所以現在這樣的人前來投靠,到底能不能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