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明有將名三郎! 第二百一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 / 2)

而這樣經過整整10天的緊張收割後,二百萬畝的夏收終於完成了。

然後在鎮虜衛剛剛新建的幾座大糧倉裏(每座糧倉可以儲糧十萬石),包括三大衛所原有的糧倉,那全都堆滿了金黃色的的麥子啊!甚至這種豐收的景象,照那些管理糧倉的小吏來說,都幾十年沒見過了!

至於總產量嘛,都有接近三百萬石的!可以養活整整二百萬人一年!要知道整個東路三衛,隻有百姓三十萬人,可是現在呢,這種大豐收……

而且這樣的大豐收,除了楊山蘆擁有了足夠的糧食外,所謂大河水漲小河滿,東路三衛的老百姓們,每家每戶都獲得了大量的糧食!

按照經曆司的初步計算,田地少一些的每一戶也能獲得十石糧食(二千斤),至於那些家中有人在玄甲軍中當兵的,那就更不用說了,四五十石都很正常……那真的是需要坐在高高的穀堆上麵了呀!

而這樣的數據也就代表著(按照最低每戶十石糧食的數據采集,每戶四口人,平均每人一年擁有五百斤糧食,每天一斤半),接下來一年的幸福生活,又有了保證!

而如此喜人的總收獲,等到報告給楊山蘆之後,他都是非常歡喜的,甚至他也就當場奢侈一回,下令整個東路三衛慶祝一天!然後他又是從高山衛的畜牧場中,取出了二千頭豬,2萬隻雞,9000隻羊,全部宰殺,然後分配給整個東路三衛的三十萬百姓!大家來狂歡一天!

還是那句話,如果是換成其他地方,要拿出這麼多雞羊來簡直就是做夢!人都吃不飽,還有糧食喂雞喂豬?

可是在東路三衛呢,卻是完全沒有這種困擾的,因為在整個東路三衛,已經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模式,糧食豐收,就能產出大量的下腳料,像什麼米糠啊,麩皮啊,這些糧食加工的副產品,可以用來喂養大量的雞、豬,形成發達的畜牧業!所以現在家畜的總數,已經達到了幾十萬之巨,現在這樣拿出來一部分來,那是完全無壓力啊!

而聽見將軍大人如此大的手筆,整個東路三衛更是歡喜,那種喜悅之情……都像過年似的了!甚至各地百姓出去慶祝的時候,大白天都不用鎖門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啊!

甚至這樣讓楊山蘆都有一種錯覺,感覺他已經提前進入了社會主義!在他的手中,誕生了一片世外桃源!人間樂土!

而這樣完成了夏收之後,楊山蘆也就更加有底氣,迎接任何挑戰了!

而又過了3個月,已經進入了秋季,戰爭的風險已經來臨了!

根據各方麵的情報彙集,韃子入侵已經有跡象顯現,既然如此,楊山蘆就做好了應戰的準備,包括新軍的思想動員都沒有放鬆,他就是組織了一批戲班子,上演各種控訴韃子的大戲。

就好像他讓手下開發了一個曲目——河南梆子小寡婦上墳,講述的是一家恩愛夫妻,本來生活美滿,卻在一次韃子入侵的時候,田裏幹活的男人被殺死,房子被燒掉,她隻是躲在地窖裏才幸免於難。

然後看著這悲慘的一幕,給男人上墳,哭訴給他聽的故事,這樣的故事,真的是讓人聽者落淚,聞者傷心啊。

而且上演之後,效果那也是非常的好,看著一個個由演員扮成的‘韃子’在台上耀武揚威,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那些看戲的新軍都是非常憤怒的。

甚至有的入戲太深,都要衝上台去揍那些扮演韃子的演員,讓他們害怕非常,不過這也反過來說明,演出的效果非常好,起到了鼓舞人心,激勵士氣的作用!

就在這樣的準備中,崇禎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清軍再次入寇,而且他們這一次的聲勢也是異常浩大!

十萬清軍大舉入寇,號稱三十萬,以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下轄親王豪格,阿巴泰等為左路大軍,以貝勒嶽托為揚武大將軍(努爾哈赤之孫),下轄貝勒杜度為右路大軍(努爾哈赤之孫),分兩路伐明!皇太極則親自領兵向山海關作出攻擊攻勢,以為牽製。

隨後兩路清兵破長城關口牆子嶺、青山口而入,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相繼不敵,戰敗而死,中官鄭希詔逃跑(鎮守太監),清軍遂長驅直入,兵屯於牛欄山。

崇禎帝聞訊急召宣府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虎大威、大同總兵王樸諸軍入衛,時宣大總督盧象升丁憂,候代未行,崇禎帝下旨令盧象升星夜來京,總督天下勤王兵馬。二十四日,京師戒嚴。

一時間,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