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明有將名三郎!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戰前夕(2 / 2)

知道楊山蘆的身份之後,高起潛就開始刻意交好了,剛才的雷霆大怒也不見了,而是換上了一副和顏悅色。

畢竟不管是楊山蘆老爹的勢力,還是楊山蘆本人所代表的力量,都已經值得他慎重對待了,更不要說因為東林黨人同時反對楊嗣昌和他這個太監,所以他和楊山蘆的老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盟友呢。

隻是對於高起潛拋出來的這個橄欖枝,楊山蘆卻是根本不予理會,因為他可是非常清楚的,這位號稱知兵的武太監,其實就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可以說在原本崇禎11年的這場大會戰中,有一大半的因素就是壞在他的身上!

所以現在麵對此人,還會給他什麼好臉色嗎——楊山蘆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不敢當!”就沒有下文了,明顯和他拉開了距離。

“呃——”高起潛就是感覺很尷尬,隻能尷尬的笑了笑,來化解這種氣氛,倒是盧象升,感覺很解氣的同時,他就是表態道:“我看這個打法可以,要是真的能夠殲滅一路清軍的話,勢必要引起天下震動的!”

這也是很明顯的,近年以來,對於清軍一直沒有什麼好的戰績,就例如原本的曆史中,崇禎九年偽清入寇,也是這個死太監高起潛作為監軍,取得“斬首三級”的‘輝煌’戰果,居然還能大肆吹噓的,可是現在呢,如果能夠殲滅一路,殺敵過萬的話……

甚至對於這個想法,其他將官也都是表示讚同,畢竟這也是很明顯的,一來這個計劃有實現的可能性,第二個這其中最艱巨的任務,已經由楊山蘆挑了下來,他們隻是負責一下阻擊而已,或者說延緩清軍推進,這樣一來本身就沒有多少風險的,成功之後功勞倒也不會少,所以自然是紛紛讚同了。

倒是楊山蘆,他為什麼要擔當如此重要任務,勇挑重擔,他也是考慮過的,因為他非常清楚,這次別看來援的兵馬不少,可是真正敢戰的不多,或者說絕大多數對於韃子還是有著下意識的害怕!

畢竟在大明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叫做韃子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有著這樣的思想,還能打好仗麼?所以楊山蘆才決定,要勇挑重擔!要通過他的實際行動,來打出軍心士氣!

而這樣都讚成之後,接下來盧象升就是趁勢說道:“既然如此,我來分配一下任務,我就阻擊東麵來犯的阿巴泰部,高監你就負責阻擊北麵來犯的嶽托部,而把中路的杜度這一路就交給鎮國將軍,你看可好?”

而高起潛想了想,覺得這個的可以的,因為相對來說,嶽托那一路韃子比東路的阿巴泰部要弱,連同蒙古八旗在內,總數隻有一萬人,這樣他率領2萬關寧鐵騎前去阻擊,應該沒問題。

既然如此,這就定了下來,甚至於這個作戰計劃,背後的意義還是非常大的,在楊山蘆的設想中,隻要能夠把杜度這一路人馬吃掉,然後再放開包圍圈的話,放一路韃子進來,這樣在集合重兵吃掉他或者重創,這樣韃子的十萬大軍就能殲滅其二萬!

這樣慘重的損失下,韃子絕對隻能灰溜溜的返回關外了,再沒可能獲得曆史上的那種大勝!所以這次的戰役就非常重要了。

這樣決定之後,眾將都是各自回營,開始準備起來,而楊山蘆呢,返回自己大營之後,手下眾將都已經在等待消息了,在和他們說了之後,眾人也都是個個鬥誌昂揚的,非常歡喜……

其他明軍看見韃子有畏懼之意,他們可是根本不怕的,要知道在崇禎九年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斬殺過千韃子,更不要說現在了!

楊山蘆這次帶出來的15000大軍中,其中步卒12000,騎兵三千人,然後點起所有兵馬之後,就開始前往預定地點而去。

涿州是在京城的南麵,曆史悠久,人煙稠密,也是韃子預定的搶掠目標。

等到楊山蘆率軍趕到之後,就挑在了離著涿州約四十裏的一處官道上,這裏地形開闊,適合作為戰場,不然的話地方小一些都根本施展不開的,而且這裏還是杜度這一路韃子必經的地方,所以那就在這裏展開一場大戰吧。

而根據約定,高起潛率領2萬關寧鐵騎,將會在離著這裏三十裏的地方,阻擊可能出現的嶽托部援軍,盧象升則率領剩下的2萬宣大三鎮官兵,阻擊東麵來援的那一路韃子。

然後按照事先的約定,他們最少要阻擊這兩路韃子1天的時間,給玄甲軍消滅杜度贏得時間。

這樣等到全部調遣好之後,玄甲軍已經沿著官道展開了陣型,包括這次還帶出了二十門新式火炮,也已經呈一字長蛇布好了架勢,隻等杜度這一路韃子前來,就可以讓他們嚐嚐厲害了!

而這也將是清軍入關以來,雙方爆發的首次大戰,並且還是萬人以上的大決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可以左右這次入關之戰的勝負的!

畢竟之前韃子入關以來,一路攻城掠寨,所向披靡的,不過現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