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番研究下來之後,就討論出了兩個觀點,第一個,那就是直接以二萬五千大軍發起直接攻擊,然後爭取衝進青州府內,這樣就可以依托青州府的城防,進行防守,進而保住整個青州府。
而這樣做的劣勢就是,第一步就不一定可行,以二萬五千人對陣韃子四萬大軍,都不一定能衝進城裏的,衝進去也損失慘重!
而且就算可以衝進去,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依靠城牆的優勢,獲得不錯的殺傷比例,但是長遠看來,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到時候被韃子把全城都圍起來的話,那也是一個死地。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個方法。
而第二個方法,那就是直接和韃子打野戰!攻擊韃子的後方,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在於戰法比較靈活,萬一形勢不妙還可以撤退,但是缺點在於,明軍的單兵戰力兵本來就要弱於清軍,如果再和韃子拚他們的強項(韃子在野戰方麵屬於強項),到時候恐怕凶多吉少……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一種方法。
等到眾將都發表完自己的看法之後,盧象升就是雙眉緊皺……這兩種辦法雖然看似可以,但是卻都有致命的缺點!這一個不慎的話……
而這個時候,盧象升就發現平時一直比較活躍的楊山蘆,卻是皺著眉頭一直沒有說話,盧象升就是心中一動,幹脆就是直接點名道:“鎮國,你一向奇思妙想不少,如今諸位將軍都暢所欲言了,你有什麼想法,也說出來讓大夥聽聽嘛。”
“好吧——既然如此末將就鬥膽發表一下看法了。”楊山蘆就是點點頭,其實他已經在考慮著措辭,雖然他的說法在明末這個時代說出來,還是有些大逆不道的,不過為了保存明軍的有生力量,他還是不得不說的,他可不想為了一家一姓的愚忠,把這些精銳的職業軍人全部消耗掉的!
於是楊山蘆先是看了一下周圍的眾將,然後就是正色對盧象升道:“督臣,末將對於此戰確實有一些粗略的想法,不過在此之前,末將先要鬥膽問一句,你此戰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是真的想要解救藩王出來,還是隻是做出一個解救的姿態,盡到責任而已。”
好吧,楊山蘆這個話問出來,可以說是有些大逆不道的,營救藩王還敢隻是做個姿態?就不怕被那些禦史的唾沫淹死?可是楊山蘆就敢!正所謂君為輕,社稷為重!更不要說隻是為了救出一個蠢豬一樣的藩王了!
(在原本的曆史中,這位衡王朱由木取一直活到了明末,最後投降清朝了事,可是投降後才二年,就被我大清以私藏金玉銀印,圖謀不軌之罪,宰殺了事,所以楊山蘆很看不起他的)
而楊山蘆敢於這樣問出來,盧象升的回答就更為艱難了。
當然,盧象升作為行營主帥,身負全軍安危,知道在如此場合下,楊山蘆肯定不會隨便這麼問的,他就是想了一想,然後臉色凝重的問道:“鎮國,如果是想要救出藩王又怎麼樣,如果隻是做出一個姿態,那又怎麼樣?”
“很簡單——”楊山蘆就是朗聲道:“如果確定想要救出藩王的話,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全軍衝入青州府,這樣的話就可以盡到最大的努力,來達到這個目的,當然,對於這樣做的結果,我不看好,全軍進入青州府之後,也等於進入了一個死地,老實說我軍生還的希望不大。”
“嗯——”盧象升點點頭,認同楊山蘆的看法。
“那麼如果是後者呢?”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我軍的作戰方式就會變的靈活很多,並且在做出解救藩王的姿態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我軍有生力量。”
而聽見楊山蘆這麼說,行營眾將都是不說話了,隻是全把目光集中在盧象升的身上,而盧象升呢,更是臉色變得非常嚴峻……沉吟不語起來,因為他知道,他接下來的決定,就將決定這支大軍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