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戰爭與和平(1 / 3)

第十八章 戰爭與和平

貝·布托第一執政時,於1988年12月與當時的印度總理拉·甘地簽署了互不攻擊對方核設施的協議、這是自1972年佐·阿與英·甘地總理簽署《西姆拉協定》以來印巴兩國簽署的第一個友好協議。此後巴印關係有所改善。

1993年貝·布托再次就任總理前,曾表示她將不支持印占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的分離活動,受到印度政府謹慎的歡迎。但是,巴基斯坦對印外交政策的製定一直控製在軍方的手裏。軍方一般對印度態度強硬,且克什米爾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所以巴印關係在貝·布托第二次上台後仍是矛盾紛呈、錯綜複雜。

貝·布托於1993年10月19日第二次就任巴基斯坦總理。此前幾天克什米爾就發生了直接影響巴印關係的哈茲技拉特巴爾清真寺風波。

這次風波的起因是印度軍隊幹10月15日午夜出動1萬名軍人,包圍了印占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的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印度政府對采取這一行動作出的解釋是,有好鬥分子企圖把供在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的聖物——一伊斯蘭教祖穆罕默德的一根胡須偷走,因為供著聖物的那間房子的兩把鎖被人換了。印軍圍困清真寺的第二個理由是,穆斯林好鬥分子在那裏儲存了大量武器,並且在該清真寺裏對被他們抓起來的人進行審訊和搞恐怖活動。印度政府認為,上述兩種行為都是褻瀆行為,必須加以製止。據當地居民說,印軍在包圍這座清真寺之前作為一種警戒措施,在斯利耶加的7個地區實行了宵禁。然而,清真寺內的穆斯林好鬥分子卻不斷向外打槍,打死一名過路學生。在印度軍隊包圍清真寺之後,斯利那加的好幾個清真寺的廣播喇叭不斷發出抗議聲。同時,一些示威者無視宵禁令,走上街頭抗議印軍的行動,從而引發緊張局勢。

10月16日,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所在地響起了爆炸聲,爆炸引起的大火燒毀了清真寺附近的一個圖書館和一些建築物。但清真寺本身並未受損。印度總理拉奧在事件發生後說,火是穆斯林好鬥分子放的,他們已經在那裏好幾個星期了,並在那裏儲藏了大量武器。由於這是一個敏感地區,因此軍隊遲遲未采取襲擊行動。參加同印度當局談判的兩名穆斯林好鬥分子說,寺裏有250到300人,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印度軍方人士說,清真寺裏麵至少有50到100名好鬥分子,在被包圍後,有些好鬥分子要投降,但受到另外一些人的阻攔。

10月17日,清真寺內的穆斯林好鬥分子和寺外包圍的印軍仍處於對峙狀態。麵對重圍,好鬥分子威脅說,如果印軍發動襲擊,他們就要炸掉清真寺.並且拒絕無條件投降。他們還要求印度當局解除在斯利那加的宵禁,要當局允許他們把聖物交給穆斯林神職人員。好鬥分子通過克什米爾一位高級官員哈比布拉和當局進行談判。在兩輪談判均告破裂之後,10月18日,印度政府向已經斷水斷電的這座清真寺周圍又增派了軍隊,並且將輕型火炮、火箭推進器和迫擊炮開到清真寺附近。軍隊進一步向清真寺推進,斷絕了好鬥分子的退路。

10月19日,印度軍隊呼籲好鬥分子放出清真寺內的婦女和兒童,們遭到拒絕。同時,大約有500名好鬥分子的支持者上街示威,他們高呼著“衝破包圍”的口號向清真寺進軍,但被警察驅散。

10月20日,雙方仍處於對峙狀態,局勢越發緊張。大約有6000名克什米爾人舉行抗議活動,並高呼要“解放”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的口號。當警方和準軍事部隊用催淚瓦斯和棍棒驅趕示壓威者並鳴槍警告時,有50人受傷。

在印度軍隊於10月15日包圍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後,即將就任巴基斯坦總理的貝·布托以最激烈的措辭指責印度軍隊的包圍行動。巴基斯坦外交部抨擊說,這一行動是“蠻橫的瀆聖行為”,這隻會“堅定被印度占領的克什米爾地區人民繼續進行自決鬥爭的決心”。印度政府也以最激烈的措辭進行還擊,指責巴基斯坦政府在克什米爾地區製造混亂。同日,巴基斯坦驅逐了4名印度外交官。

10月18日,印度政府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由驅逐了巴基斯坦兩名外交官和兩名高級專員公署工作人員,以對前一天巴基斯坦驅逐印度外交官進行報複。

印度政府在10月19日又指責說,好鬥分子占據清真寺是巴基斯坦的一起陰謀,以破壞這個聖地,進而在克什米爾地區製造動亂。與此同時,印占克什米爾聯邦政府也指責說,該清真寺內有巴基斯坦人,這是寺內好鬥分子不肯投降的主要原因。同時拉奧總理也指責說,好鬥分子之所以不投降,是由於他們得到藏在寺內的巴基斯坦人的支持。

為了緩和緊張局勢,拉奧總理10月20日告訴剛上任的巴基斯坦總理貝·布托說,印度希望就克什米爾問題進行全麵對話,以解決包括克什米爾在內的互相關心的所有問題。貝·布托表示同意。盡管印巴雙方已同意在塞浦路斯進行高級對話,但是,10月21日,印度軍隊和寺內的好鬥分子的對峙越發嚴重,談判仍陷於僵局,斯利那加的抗議活動仍在持續,印巴關係極度緊張。

10月22日,為聲援穆斯林好鬥分子,在比吉比哈拉約有3萬人的隊伍向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進軍,途中有28人被槍殺。在斯利那加,成千上萬的人走上街頭,高喊“解除包圍”。在斯利那加的薩法卡達爾地區,示威群眾組成了一支2萬人的隊伍,向10公裏外的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進軍。在他們到達目的地之前,軍隊朝他們開了槍,7人被打死。貝·布托總理強烈譴責這些流血事件,並說這使她對印度關於願意和談的表示產生了懷疑。這位巴基斯坦女總理在英聯邦首腦會議期間對記者說:“雖然他們表示要會談,但卻有更多的人被殺害。”

10月28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停火線一帶加緊相互炮擊行動。巴基斯坦外交部說,印度武裝部隊加緊對靠近停火線的平民區進行炮轟,企圖轉移世人對其軍隊包圍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內武裝穆斯林的注意力。印度國防部的一位發言人則說,巴基斯坦軍隊加緊炮轟印度邊境村莊和軍事據點,力圖使印度安全部隊和好鬥分子在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出現的13天之久的僵持局麵國際化。

哈茲拉特巴爾清真寺風波使巴印之間的關係下降到一個新低點,但雙方都希望避免發生大的對抗。

1993年10月24日深夜,出席塞浦路斯英聯邦會議的印巴兩國代表緊急磋商,終於達成了協議,使緊張局勢出現了一絲轉機。

11月初,貝·布托宣布暫停巴基斯坦的核計劃。但是,這一決定觸動了全國的神經,並且使人想到了貝·布托的父親,前總理佐·阿·布托曾經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為巴基斯坦製造一顆原子彈。佐·阿·布托曾說:“如果印度研製原子彈,我們也必須研究原子彈,即使我們吃草和樹葉或忍饑挨餓,也在所不惜。”因此,貝·布托的話剛一出口就立即遭到反對派的群起而攻之,他們指責貝·布托損害國家利益。在這種情況下,11月24日,貝·布托排除了削減巴基斯坦核計劃的任何可能性。她說,巴基斯坦發展核力量是為了威懾印度。

同一天,巴基斯坦外交秘書哈裏亞·穆罕默德·汗和印度外交秘書迪克西特在一項聯合聲明中說,他們將從1994年1月1日起開始在伊斯蘭堡舉行為期3天的會談。巴基斯坦外交部一些官員表示對會談取得進展不抱多大希望,巴基斯坦將重申讓克什米爾人民自決的要求。

進入1994年,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仍是吵鬧不休,邊境衝突迭起。

1月27日,印度軍隊在印占克什米爾打死21名穆斯林居民。

2月5日,巴基斯坦舉行全國總罷工,聲援克什米爾穆斯林反對印度統治的鬥爭,數萬人在拉瓦爾品第舉行集會。

同時,在邊界的另一邊,數以萬計的印度人上街遊行,抗議伊斯蘭堡對印占克什米爾分離主義者的支持。

在卡拉奇,警察以催淚彈和棍棒驅趕企圖向印度領事館進發的示威者。在伊斯蘭堡,一個在印占克什米爾進行戰鬥的激進組織的7名成員,在印度使館外麵舉行了兩個小時的靜坐示威。這一天,巴基斯坦的所有政府部門、商業銀行、私營企業、市場和商店,甚至飯館都關閉了。

伊斯蘭堡的報紙說這一天的行動主要是抗議印度總統夏爾馬對貝·布托的人身攻擊。夏爾馬說貝·布托“已喪失了印度、巴基斯坦和所有宗教美德的基本價值”。巴基斯坦報紙發表的官方聲明說:“這一人身攻擊不僅是毫無根據的,而且也違背了有關兩個主權國家之間文明行為的準則。”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將一份抗議照會交給了印度駐伊斯蘭堡高級專員。

3月20,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說,“由於印度當局采取不合作和消極的態度”,巴基斯坦決定關閉駐印度孟買的領事館,決定“立即生效”。同一天的巴基斯坦報紙援引巴基斯坦一位高級軍官的話說,印度計劃同巴基斯坦打一場“有限戰爭”。巴基斯坦雖未在其邊界一方部署重兵,但是“能夠有效地對付敵人的威脅”。他還說印度在克什米爾擁有大約60萬軍隊。

5月8日,貝·布托到西北邊境省阿伯塔巴德城視察時說,巴基斯坦希望邊境安寧,但是不會向任何人屈服,不會為了友誼而放棄原則。貝·布托說:“克什米爾屬於克什米爾人,隻有克什米爾人才能決定他們的命運。”“我們已經看到柏林牆的倒塌、蘇聯的解體,現在我們又將目睹當選南非總統的納爾遜·曼德拉的就職典禮。這表明想通過鎮壓來征服克什米爾人的企圖是注定要失敗的。”貝·布托向克什米爾人保證,巴基斯坦政府、武裝部隊和人民將繼續支持其“自由鬥爭”。

此後,印巴兩國之間的舌戰逐漸升級。

8月14日,巴基斯坦總理貝·布托在獨立日這一天把克什米爾爭端比喻成南亞次大陸分治遺留下來的“未完成的議事日程”,並說伊斯蘭堡總是支持反抗印度統治的克什米爾人。

8月15日,印度總理拉奧在印度獨立47周年之際向全國發表的電視講話中稱,貝·布托的講話證明伊斯蘭堡正在援助穆斯林好鬥分子。拉奧堅持要求得到整個被衝突困擾的克什米爾地區,說伊斯蘭堡必須把它占領的克什米爾地區歸還給新德裏。

8月30日,巴基斯坦宣布驅逐印度駐卡拉奇領事館的領事J·J·辛格。當天的晚些時候,印度外交部一位高級官員召見巴基斯坦駐印度使館副高級專員,並通知他印度要把巴基斯坦高級專員公署的一秘賈維德·艾哈邁德驅逐出境。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說,受牽連的外交官是因卷入與其官方身份不相符的活動而被驅逐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驅逐外交官之後,關係變得日趨緊張。

8月31日,巴基斯坦指責印度支持恐怖活動,竭力想搞亂這個國家,聲稱“如果南亞存在一個恐怖國家,那就是印度”。印度政府則指責巴基斯坦去年在孟買策劃了一連串的炸彈爆炸事件,一天之內就炸死了300多人。印度還指責巴基斯坦向那些正在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進行叛亂活動的反叛分子提供武器。巴基斯坦否認了這些指控。印度人民黨的發言人夏爾馬在這一天說:“印巴局勢正日趨緊張……很清楚,克什米爾是爭端的根本起因。改進兩國關係的唯一具體步驟可能是根據談判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