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發[2004]16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及國辦發[2003]4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增強高職高專畢業生職業道德素質,提升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應考能力和就業的競爭力,培育畢業生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特編寫本教材。
本書全麵、係統地闡述了職業道德的基本理論、相關規範和就業創業指導,具體包括職業道德概述、職業道德基本規範、行業職業道德規範、就業創業概述和就業創業指導5個部分。職業道德概述部分主要介紹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含義、特點、核心、基本原則、作用等基本理論問題;職業道德基本規範部分主要介紹文明禮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10項基本道德規範的含義、作用和基本要求;行業職業道德規範部分是按照工業、農業、服務業的順序依次介紹三大產業從業人員的道德規範,同時還著重介紹了三大產業中具有代表性的會計、信息、旅遊、醫務等行業特殊的道德規範;就業創業概述部分主要介紹職業常識、就業形勢與製度、職業生涯設計、就業與創業心理、就業法律法規等內容;就業創業指導部分主要介紹就業與創業的觀念、方法和條件等。
本書在內容上秉承廣吸博納、有所創新的原則,除職業道德基本規範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歸納的內容為藍本外,在具體行業道德規範方麵,我們在研讀、借鑒其他教材、論著觀點的基礎上,結合當今科技發展和行業變化的趨勢,做了一些嚐試性的探索和歸納;在文字表述上,我們力求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增加教材的平易性和可讀性;在事例選擇上,我們盡可能精選短小、鮮活、鮮明的案例,這樣既有利於增強教材的可讀性,又不致於破壞教材的整體格調;在編寫體例上,我們在保持教材應有格式和架構基礎上,又稍有革新,每講以典型案例引入,文中穿插名言警句或小資料,每節配有思考與案例分析題,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以事喻理,以理辯事,以期跳出以理論理的窠臼,增強親和力,貼近學生,引起共鳴。以上四點,我們自認為是本書的特色,當然是否成立,尚待實踐的檢驗和讀者的評判。
本書由高偉峰、張時春擔任主編,楊子紅、李斌山、徐榮福、楊大興擔任副主編,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吳緒久教授擔任本書的主審,胡振燦副教授擔任本書策劃。具體寫作者及分工如下。
高偉鋒(第1章、5.3節),楊子紅、周演華(2.1節),陳敏(2.2節),張時春(2.3節),李文娟(2.4節),趙進軍(2.5節),唐小兵(3.1節),楊大興(3.2節),李遠慧(3.3節、4.1節),黃雲(3.4節),李斌山(3.5節),李豔、譚遠景(3.6節),楊子紅(3.7節),劉玉芬(3.8節),曾智(4.2節、4.3節),徐榮福(4.4節、5.2節),魯建平(5.1節)。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領導的熱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著作和研究成果,並直接引用不少實例作為案例,因篇幅有限,未能一一注明出處,在此謹向原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作者水平和時間有限,書中疏誤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做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編者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