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的拳打進二線
新聞
作者:和正升
歲末年初,官員落馬的數量與速度並沒有因為新年到來趨緩,頻次反有加密之勢。
在2013年12月,6名省部級官員被調查或被處理。他們分別是江西人大副主任陳安眾、黑龍江副省級幹部付曉光、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童名謙、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剛和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加上在此之前被調查的12名省部級官員,十八大後的13個月內,一共倒下18隻“老虎”。
這份名單中,不僅包括手握實權的高官,比如四川省副省長李春城和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還有一些已經退居二線的官員,他們在人大或政協任職。
在12月落馬的6名官員中,有4位退居二線,分別是陳安眾、童名謙、楊剛和李崇禧;另外12名被查省部級官員中,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李達球已退居二線,5名二線官員,約占被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不僅二線官員不能幸免。2013年6月份被調查的四川省文聯主席郭永祥在2013年1月已卸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一職,處於半退狀態;5個月後被調查的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柏槐,已在2013年1月卸任。
“不管是退休的幹部還是在職的官員,在反腐問題上都是一視同仁,不會有區別。”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希賢說。
在2013年最後一周,有兩位退居二線的省部級官員相繼落馬。他們分別是全國政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楊剛和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兩人在擔任現任職務前均為地方實權人物,且都曾擔任所在地方的常委。
楊剛曾是新疆最年輕的廳官。自1969年2月起,楊剛就開始在新疆工作,一直到2010年,從最初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150團農工,逐漸升任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京華時報》的報道稱,楊剛曾是新疆最為年輕的廳官,32歲時就已晉升副廳級。
2000年,楊剛成為省會烏魯木齊的市委書記,位列自治區黨委常委。這一任命使得楊剛跨入省部級官員序列。在離開新疆前,楊剛官至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自治區黨校校長。
2010年,楊剛離開新疆並上調質檢總局工作,出任黨組副書記、副局長。2013年3月的兩會上,楊剛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並履新現任職務。當時在兩會上,作為負責過質檢工作的官員,楊剛就洋奶粉的表態曾引發爭議。他稱現在有些人盲目崇拜國外的奶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親戚朋友家中的小孩90%以上都吃國產奶粉”。
四川成了此輪反腐的重災區。李崇禧是在13個月內落馬的第三名四川官員,此前已有李春城、郭永祥兩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在擔任四川省政協主席前,李崇禧曾擔任四川省委副書記。在卸任省委職務後,李崇禧先後在省人大和省政協工作。
李崇禧與此前落馬的郭永祥有過工作交集。郭永祥在2001年1月到2002年5月期間擔任四川省委副秘書長。當時李崇禧擔任省委秘書長一職。2002年5月,郭永祥接任李崇禧的省委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的職務。
楊剛和李崇禧的案情尚不明朗,但已有公開報道稱,楊剛可能是因為在新疆的作為,李崇禧則是因為經濟問題被查。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童名謙曾經擔任衡陽市委書記。而他案發,跟震驚中國的湖南衡陽人大代表賄選弊案有關。彼時,童名謙擔任市人大換屆領導小組組長。新華社在報道中稱,童因為在湖南衡陽賄選案中失職瀆職,負有領導責任而被中紀委調查。
59歲的陳安眾在2010年1月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此之前,他曾先後出任湖南衡陽、江西景德鎮兩市市長,江西萍鄉和九江市委書記。在萍鄉任職期間,陳與“大師”王林關係密切。陳安眾具體如何違紀違法尚在調查中,但其被調查恰在中央巡視組完成對江西的巡視之後。《江西日報》報道稱,中央巡視組反饋,有的領導幹部及其親屬存在插手工程建設項目、謀取私利、節假日收送紅包禮金等問題。
《新京報》報道稱,陳身邊常年圍著幾個湖南籍的商人和朋友,“一些人打著陳的牌子做工程和項目”,而陳任職的萍鄉多個工程項目背後,均有陳安眾身邊的朋友和商人的影子。
李達球42年的仕途生涯中,有29年是在廣西賀州市,擔任過廣西賀州市市委書記。公開報道指,李達球在賀州任職期間,當地礦業發展迅猛,網絡上關於李達球親戚以強權霸占礦山的實名舉報一直不斷。
由此可見,十八大後退居二線的官員被調查,違紀違法行為大都發生在其擔任實權職位之時。這一規律也幾乎可以涵蓋2000年之後被調查的二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