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佛域(2 / 2)

“菩提樹!”陽裕低語。

這是菩提樹,在佛域是很常見的樹種,尤其是在佛寺中,更是幾乎都能看到。

菩提樹乃是佛門的聖樹,相傳佛陀便是在一株菩提樹下悟道,大徹大悟,從而開創了修佛一脈。

那株助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乃是一株道樹,是天地間最為神奇的樹之一,與樹王族中的生命神樹相齊名。

生長在這些寺院中的菩提樹自然不會是道樹,它們都隻是尋常的樹木罷了,是僧人向往佛的一種寄托。

菩提樹不同於尋常的樹種,其生命力綿長,若不遭劫,是能夠生長萬年之久的。

眼前的這株菩提樹,便是生長了近萬年之久,是這顆星辰上最為古老的一株菩提樹。

按理說其應該大限將至,該慢慢的衰竭枯死。

可其卻鬱鬱蔥蔥,釋放出磅礴的生命力,絲毫都看不出有衰竭之態。

“這株菩提樹有些不太一樣,凝聚著一股佛性,看來曾有高僧在樹下修行,如此其倒是不會輕易枯死,能夠活更長的時間。”陽裕凝視著高大的菩提樹,很快便是看出了端倪。

而且他還發現,在菩提樹上結了一顆特別的菩提子,天然生成佛紋,倒也算得上是一件寶貝了。

“這座寺院也不簡單啊,曾有人在此頓悟佛法,有此底蘊,此寺院才能傳承近萬年時間,那人應該得成了正果。”觀察了寺院片刻,陽裕心中有了一些結論。

所謂得成正果,自然是證得了佛位,也即是達到了聖境,得以脫離苦海,登臨極樂淨土。

在佛門中,能夠讓修出的魂氣凝聚成道繭,便是一種成就,可稱為羅漢,往上則是尊者,修出法則,生命形態開始發生變化。

而到了菩薩境,則能夠與道相合,真正親近與道,有望證得佛位。

當然,這是境界的劃分,在佛門中也有著一些比較特殊的存在,分明達到了佛境,乃至於古佛境,仍舊是羅漢、尊者和菩薩的稱號,隻是略微有一些區別,喚作阿羅漢、大尊者和摩訶薩,這些存在往往都擁有非比尋常的地位。

陽裕也是從孔雀大明王那兒了解到了這些事情,但佛門的具體情況,他仍舊不是什麼了解。

另外,孔雀大明王在佛門中亦是擁有特殊的身份,乃是佛門的護法,佛陀親封其為大明王,與金鵬大明王齊名,是為左右護法。

進入寺院,陽裕如遊客一般四處參觀著。

寺院中的僧人並不算多,還不到百數,香火倒是很旺盛,前來敬香禮佛的信眾是絡繹不絕。

“這裏並無真正的佛修存在,僅僅隻有普通的僧人罷了,我還是去別的地方看看吧!”一圈逛下來,陽裕並無什麼實質的收獲。

不由得,他離開了這裏,前往其他的生命星辰。

對他而言,這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感悟佛法的真諦,看能否讓佛道升華,達到佛陀的高度。

他如今所達到的境界,已然是絲毫不比佛門的世尊差了。

甚至於他修煉出了三十三品蓮台,雖不及超脫的佛陀,卻也能夠與當今的萬佛之祖相媲美了。

主要他不是專研佛法,自然不能去與佛陀相比,能有這樣的成就,已然是十分難得了。

要知道除了佛陀外,佛門中最多也就是修出三十三品蓮台的,且算上他也僅僅隻有兩人罷了。

其他哪怕是孔雀大明王,曾經也隻修出了三十品蓮台罷了,倒是不知如今是否有突破。

涅槃重生後的孔雀大明王,即便是在古佛境,應該都能媲美曾經世尊層次的實力了,甚至於還有超越。

曾經其沒能夠順利的突破到虛天境,更別說是隨著佛陀超脫出這方天地了;但如今重頭開始,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讓陽裕感到詫異的是,他一連行走了數十顆生命星辰,進入過無數的佛寺,不乏傳承久遠的,曾走出過高僧賢者的,卻連一個真正的佛修都沒見到。

別說尊者、菩薩了,他連上師、羅漢都不曾見到一個,仿佛這些佛修都憑空蒸發了。

不過,走過那般多的寺院,倒是讓他感悟到了不少的東西,那些古老的菩提樹似乎都擁有奇異的力量,能賦予他智慧,讓他逐漸明悟佛的真諦。

再一次的,陽裕走進了一座古寺。

這座寺廟很小,但卻絕對的古老,隱藏在深山之中,沒有什麼香火,更沒什麼人氣,顯得格外的清靜。

以陽裕的感知,這座寺廟起碼存在上千萬年了,曆經時間的滄桑變化,其始終屹立不倒。

而且他可以確定,這裏曾走出很多位真正的佛修,算得上是一處佛修聖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