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陽裕所講的乃是道德經,此經對於道的闡述十分深刻,蘊含無盡奧秘,哪怕是到了如今的境界,仍舊能夠從其中參悟出一些東西來。
他先是以道音誦念了整篇的道德經,然後逐字逐句的進行解釋,闡述他本身的一些理解。
太高深的東西,在場的這些人明顯理解不了,故而他進行了一些簡化,能夠將道簡單的進行表述,這種事情還真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的。
解讀道德經,闡述的乃是最本質的道,故而是對任何人都有幫助的。
尤其是在講道的時候,陽裕融入了自身的道韻法意,使得他所吐出的每一個音節,都是玄妙莫測的道音,能夠讓人醍醐灌頂。
任何一個修行有成的人,對於道德經都是有著不同的理解的,所謂是大道萬千,不修煉到最高境界,是很難真正明悟道的根本模樣的。
哪怕是陽裕,所看到的道都是模糊的,並不清晰,更不知其究竟是何模樣。
而更多的人,是根本就沒有觸及到道,還在尋道的路上。
在場這些人中,真正近道的也就隻有星劍、奪魂魔女、絕刀魔王等少數一些人罷了,可距離真正的得道,他們仍舊是差得太遠。
“講的是什麼狗屁東西?一點用都沒有,趕緊閉嘴吧,別耽擱大家的時間。”很是突然的,一道不和諧的聲音響起,打破了現場的平靜。
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與陽裕最不對路的暗夜魔君。
其所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讓陽裕狠狠的出醜。
如果陽裕講得好,他倒是沒辦法發飆,可現在他卻是可以無所顧忌的拆台了。
因為他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都沒聽出來,就感覺陽裕是在說廢話,他相信其他人也會有同感。
隻要他開口了,其他人定然會附和,倒是要看看陽裕會弄得多麼的狼狽。
想及此,他不禁再度開口道:“諸位道友,你們應該也已經聽煩了吧,真沒想到論道大會竟是混入了這種濫竽充數的敗類,本魔君提議,將他驅逐出去,省得壞了大家的興致。”
說完這番話,他本以為會立刻得到很多人的響應。
可他很快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勁,在場竟無一人響應他,倒是有很多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他,隻是那目光一點也不友好,分明帶著憤怒。
出現這種情況,不禁讓他很是疑惑,這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就算這些人不響應他,也不應該對他怒目而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