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縣是運城市下屬最窮的一個縣,已經連續幾次被評為國家貧困縣!
而古縣的條河鎮在古縣也是赫赫有名的窮鄉僻壤!
這裏道路崎嶇,山巒疊嶂,如果單純是以看風景的角度倒不失為一個好地方,可如果說經濟方麵,鎮子的建設甚至不如外麵的村子繁華。
縣裏窮,鎮裏也窮,李家溝遭遇泥石流,上級撥款下來也是層層扒皮,雁過留毛,真正發到小李村村民手中的恐怕還不如原本的一半。
而李家溝小學的撥款亦是如此,隻不過走的是教育局的賬單罷了。
本來,上級的撥款,足以整修學校的同時,還可以增添不少硬件設備,而經過拔毛之後的補助金隻能勉強修葺學校罷了……
燕青曾經是這裏的人民教師,雖然後來慢慢調到了鄉裏,然後縣裏,市裏……
可是,李家溝仍然是他第一次任教的地方,老校長的知遇之恩,無論如何,他不能忘記!
更不能忘記,他的老同學,曾經跟他一樣的優秀,也有機會可以調到縣裏,乃至於市裏去工作,可是為了李家溝,他選擇了留下……
李家溝遭遇到了泥石流,學校損失慘重,教學樓都被埋了一半,好在沒有出現人員傷亡,還是不幸中的萬幸!
作為校長的李煒感覺壓力山大……
教學樓需要修正,學校圍牆需要重新建設,操場需要重新打平,體育器材需要重新購買,從山上衝入學校裏的泥沙,樹木等雜物需要處理……
然而,這每一樣都需要錢,需要大量的金錢!
上級撥款有限,僅僅能夠情理泥沙,修複教學樓的,可是其餘的部分就需要他自己來想辦法了。
好在,自己的老同學燕青,不知道從哪結識了一名大老板,願意給學校捐款,這讓李煒興奮不已。
得知今天大老板要過來,李煒一大早將自己收拾的精精神神,帶領著學校的孩子們,臨時組建了一個歡迎儀式……
李家溝的村民們也很興奮,雖然泥石流破壞了他們的家園,可是日子還是要過的……
來自政府的救濟金已經發下來了,雖然不多,但加上原本的積蓄,多數家庭還能維持度日,隻有少數家庭或是被泥石流禍害的太厲害,或是家底太過於單薄,到現在還為生活而憂慮。
隻是,好些的也隻能維持度日而已,孩子們上學花錢什麼的,卻是有些力有不逮。
不過,聽說,今天會來一個大老板,給他們捐款捐物,讓孩子們有書讀,這倒是一件大好事!
隨著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傳播的越來越廣泛,即便是窮山溝裏大字不識一個的村民們也知道,想要自己家的娃娃有出息,那就必須要上學,要走出大山,考上大學,才能有更好的前途和命運!
雖然,這些村民並不知道,外麵現在的競爭有多激烈,在這個大學生不如狗的時代裏,即便是名牌大學畢業,其實也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
現在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很少會有人從事自己的專業工作,多數都是跨行,現在流行叫跨界,其實都是在浪費人才和資源……
國家培養一個大學生,是想讓你學以致用,把學習到的東西拿出來,應用出去,跨界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