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慢反而能加速成功(1 / 2)

我常給大一同學分享這頁ppt,裏麵有三條曲線。

我告訴他們,在大學,10%的學生可能非常優秀,自動自發,努力向上;10%的同學難以約束自己,放任自流;但80%的同學可能是渾渾噩噩、隨波逐流,偶爾想努力,但經常半途而廢。這些80%的孩子,在大學最大的困惑就是:迷茫。

很少人能夠堅持走第一條成長加速度曲線,走沉淪加速度曲線的人也不多,而大部分人在缺少約束的大學環境裏,變得失去目標,走的是一條上下反複震蕩線。

很多學生在大學很容易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人要學會自己管理自己。我作為老師,有責任提醒他們少走一些彎路,這些彎路都是我當年讀大學時經曆過的。

大學不像高中生活有明確簡單的目標。到了大學,對自己的專業不了解,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這些都讓我們養成惰性。一名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人,至少要在麵對誘惑時控製自己的行為。

想學習進步,可今晚是去教室自習還是網吧遊戲,這個動搖的念頭就是誘惑;

想職場成長,可明天是睡個懶覺還是買書自學,這個搖晃的念頭就是誘惑;

想身材誘人,可現在是吃個蛋糕還是節食減肥,這個掙紮的念頭就是誘惑;

……

當然,一個人一輩子從來沒有被誘惑擊中,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唯有經曆誘惑失控,發現自己的性格缺陷,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弱點。

大學生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反複陷入一種迷茫的狀態,每天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幾個月都不想學習,覺得自己這樣完全頹廢下去就會荒廢了。

我想特別談一談的就是,人生很長,沒有人可以一直在進步。某個時段很頹廢也是成長的一種方式。

有時候人不經曆墮落,不會真正了解自己。墮落是了解自己靈魂中另一麵的方法。但是知道如何從中站起來,不長久沉入在裏麵,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年輕時也曾有過荒誕不經的生活,但他通過生活理解了人性,這為他日後建立蘋果公司起了很大的作用。

絕大部分(中國)大學生並非是在大學裏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包括我。仔細回顧自己的經曆,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天生意誌很強的人。其實我內心很懦弱,很容易放棄,常常害怕麵對現實,我經常需要鼓勵。

在20歲左右時,我對前途一片茫然,不清楚未來的規劃,不知道能從事什麼的工作。當時老媽幹著急地問我將來怎麼辦?要不要考研?我自覺肯定考不上,就想請姨媽幫忙找個工作算了,隻要能留在武漢就行了。

我姨媽是個很有主見且有遠見的人,她隻說了一句話:你敢不考研?那你周末別過來吃飯了。於是,我就被迫撿起課本去複習,最後考上本校研究生。現在想想,我讀研究生的確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這裏強調隻是改變我自己,大家是否應該考研要具體分析)。

讀研究生時,我遇到一個好導師,導師給我安排一個在企業做項目的機會。在企業做項目實際問題很多,又沒有人教,我不得不去自學。這種經曆改變了我,後來我總結了幾個因素:一是企業製度約束我必須打卡上班;二是獲得學位,想早畢業動力驅使我努力;三是我的導師,不斷給我們提問題,要我們自己解決。讀研究生期間我很忙,忙的時候,很難有迷茫的時間,天天做事,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會覺得自己很充實。

工作後我就不迷茫了嗎?也不是。

上班後我迷茫的時間不多,每次有點迷茫的時候,我會很快找到新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完成它。

直到28歲,我開始主動為自己選擇目標。

我已經越來越清楚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有自己的穩定的價值觀,它會漸變,但不會突變,所以遇到任何事情,我會學會理解和應付;我對自己的價值取向越了解,就越知道哪些事情即使我再好奇再想得到,也可以放棄且不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