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雲中山(1 / 2)

根據郭強所說,那三個和尚最後去的地方是一個叫做雲中山的地方,不過這個事情要從幾個方麵說起。

姑且先提一下,這個雲中山是什麼樣的地方吧。

在當年菩提鄉鎮建立的時候,當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佛教的信徒,這一點已經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任何地方都有特殊的存在,其中有這麼一群居民,他們並不信奉佛教,然而根據菩提鄉鎮的特點,這裏所有的佛教信徒都是禁止吃肉的,就算是有一部分村民們不是佛教信徒,但是這個鄉鎮是沒有任何肉類食品進出市場入口,所以導致要想在菩提鄉鎮買到肉類,那是難如登天。

當然,辦法是人定的,隻要有人去想辦法,還是可以做到的,如果這部分村民們願意親自出城去購買肉類,也不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這群居民人數也有個幾百人。

但是這部分村民們十分的誠懇,他們雖然不是佛教信徒但是卻對佛教的建立十分的尊重,正是那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哪怕就算是真的不去相信,但是也絕對不會做到不敬。

於是村民當中,走出了一個代表,他們經過一致的探討,下了一個決定,就是離開菩提鎮,過自己的生活。

當然,嘴上說離開是輕而易舉,可是實際上做那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裏很多居民們都是土生土長在此處,要隨意的離開居住了百年,甚至是更久的家鄉,不是那麼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必定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每個人都有一種叫做鄉情的東西存在於心中。

所以為了兩者間兼顧,這部分居民決定,找一個距離菩提鄉鎮不太遠的地方居住,這樣一來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可以回來,減少思鄉之情。

經過一番探索他們發現,在菩提鎮五十裏開外的地方有一個湖,那湖周圍都是鹽堿地,常年不生長植物,所以一直都沒有人居住,就連湖都沒有人起名字。

當然,居民們想要新的入住地方不是那寸草不生的湖水周圍,而是湖水中間的位置。

在湖水的中間點,有一個山,那山高達二千多米,其中一部分居民去山上調查,結果發現,雖然湖水旁邊都是鹽堿地,但是唯獨那山峰上麵的地麵是正常的,不但可以種植農作物,而且生長的比其他地方還要好,另外還有一點的是,那裏山好水好,不光是種植產業,就連養殖產業也是非常的適合,於是這群人就在山上繼續了試點實驗,一年過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大豐收,碩果累累,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期望。

於是這群人當下決定,全體搬遷到那座山峰上麵去,從此以後那裏就形成了一個村落,而且一致延續到現代,後代久經不斷,源源不絕。

不僅僅如此,人們還發現,沒到秋天的時候,這山中就會現濃霧,霧氣的形狀如同天上的祥雲,景色也是美不勝收,於是當地的居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雲中山,而他們所在的湖泊,就起名叫做平安湖,也是象征著世世代代,平安繁榮的意思。

以上就是這個雲中山的來曆,當然,這些故事都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時代變遷,那裏已經是今非昔比,已經發展成了旅遊景點.每年秋季,都會有很多外地的來客前去觀光,而當地的居民已經也不再做農業,全部改成了旅遊業,每年所賺的收入是一個天文數字。

甚至是如果不知道來曆的人,上了山後,很多人都以為這些人都是窮苦的村民,穿著一些看起來不值錢的衣服,實際上他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百萬富翁,甚至有的更多,隻不過為了發揚雲中山的曆史傳播,所以當地人並沒有過多的改動山上的景色,還是保持原本的居住習慣,依舊是家家戶戶住的是平房,也沒有安置上山的索道,隻是開辟了盤山路,而且除了個別工作用的車輛外,雲中山上沒有車輛,如果想要山上,就完全依靠步行。

至於郭強所說的三個和尚的事情,要說這雲中山的一戶人家說起。

在雲山中的山腳下,有一些漁夫,他們作為漁夫並不打漁,主要是開船接送一些來山頂上觀光的客人,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

其中有一個漁民,一天夜裏的時候,正在洗刷自己的船隻,這時候就看到湖中有三個木桶飄了過來。

漁民感覺好奇,就去打撈了上來,卻沒有想到,這木桶裏麵裝著的是三個和尚,當時漁民根本就不知道和尚身份,經過詢問,這三個和尚自稱是佛教中人,前來感化村民,宣揚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