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文獻給在穀城日夜奮鬥的同學們
二十年,漫長又無情,它悄悄將歲月的印記刻上臉龐,慢慢將遺忘與生疏寫進記憶;二十載,短暫又深情,濃縮了千山之顛的三年悠悠情思,延伸著綿長的淡淡記憶……
同學聚會的日子臨近,心中滿是期待與思念。二十年前,千山的相識,開啟了友誼之門。球場上的歡呼、教室裏的爭執、自習課上的冷戰都演繹著說不完的故事。放學後,大家卻總是快步奔出教學樓,室友們也往往能愉快合作:一人飛奔去食堂,數著窗口前長龍中的人數,耐心地慢慢移動腳步;一人奔往宿舍,將兩人的飯菜票、飯缽一同送往合作者手中。晚間或周末,室友們或斜倚床頭讀著小說,或相繼比試編織速度,或零吃“開會”、笑聲“聚首”……
檔案一:楊紅波
千山一別,轉眼已是十七年,有緣謀麵的卻是少數。去年的首次聚會中,由於時間短暫、路途遙遠等因素,依然有不少同學未曾趕來,紅波便是其中之一。
紅波是我的室友,穀城人。和她成為密友的原因至今無法考證,大概緣於我倆相貌極其相似,也或許是做事風格雷同,內秀且不苟言笑。
我倆一直是搭檔(在學雷鋒奉獻日,我倆常被安排在一組),一直合餐(當年食堂的饅頭每個一分五,但單獨買一個卻要收取兩分錢,另外每份菜比較實惠,女同學一人也不易吃完,兩人合餐比較劃算)。每月從生活委員那裏領來飯菜票時,我們總是先抽出一部分放在一起用。紅波隻比我大幾個月,卻十分會調節飲食,打菜時總是換著花樣。很多同學每早晚都買豆醬或是鹹菜、稀飯、饅頭。可由於我內火比較大,平時需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可學生時代,水果對於我們來說幾乎是一種奢望,隻能在蔬菜上做文章。於是,我們商定,每天中午和晚上必須買蔬菜。紅波是個細心人,吃的蔬菜並不多,有時她會吃從家裏帶來的鹹菜,讓我可以多吃些菜。打飯時,她總會問我想吃什麼菜,好像總是以我為中心,而我卻也是個比較挑食的人,經常點愛吃的菜。她總是滿足我的要求,卻堅持每周買一次豬血,盡管我特別不想吃,她卻一味堅持,並告訴我豬血的好處,還常常說我們吃粉筆灰的人(教師)要多吃豬血。為了保證身體所需,把夥食安排合理而又節約開支,她規定每周必須吃兩次葷菜,不能多也不能少,但青菜是必不能少的。在她的管理下,我們的夥食並不太差,可每月下來,我倆都節約不少飯菜票。
讀書時,我的嘴饞,每晚自習後肚子會咕咕直叫,節餘的飯菜票都被我換成了麵包與快餐麵。可紅波卻積攢下來,從不亂花。
三年同窗,她留給我的感覺一直是生活節儉、做事認真,卻善解人意。
一個“五一”假期,我邀請她到我家做客。返校時,家裏給了我五十元作為兩個月的零花錢。我倆乘車在襄樊下車後,帶著對城市的新奇,我們到了當時的友誼商場(今華洋堂舊址)閑逛。我們在鍾表櫃台前流連許久,終究因其昂貴的價格望洋興歎,搖頭離去。大概在櫃台前,我倆便引起了幾個騙子的注意,待走出大門後,他們便設計一唱一和將一塊假表以40元的價格賣給了我。我在當時並不知被騙,還暗暗慶幸以低價購買了一塊新表,直到兩天後,這塊表徹底停止了工作。被騙走的40元在當時並不是小數目,相當於三個多月的夥食費,這著實讓人心疼。紅波知道後硬是塞給了我20元,她說,這是我們兩人共同經曆的事情,應該共同承擔,以後大家要以此為戒,吸取教訓……
這件事已過去將近20年,可卻如同一個烙印深深地刻入腦海,因為它不僅時刻提醒自己客觀地分析問題,還記載著一份感動,一份純真的友情。
畢業後,我與紅波通過幾次書信,後都各自成家,漸漸失去了聯係。願相聚之日暢敘衷腸。
檔案二:杜權成
杜權成是個男同學,多次與我臨坐,說同桌也比較恰當。當年的座位有時擺成長排,我便幾次與他同桌。
讀書時,他給人的印象是有些倔強而且認真,認準的事必定堅持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在他的影響下,我曾做過以下兩件事情,但卻虎頭蛇尾,沒有持之以恒。
事情一:我班男同學大都喜歡練字,杜權成自不例外。當時許多人喜歡練習龐中華的字,他練習的卻是“三川”的字。“三川”是由武漢一家三兄弟自創的字體,由於三兄弟名字中都含有“川”字,因此取名為“三川”。我並不喜歡練字,但一次某老師在班上講過,師範生的基本功必須過關,尤其是“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否則不頒發畢業證。正是那段時間,我偶然發現權成的字已經寫得灑脫、不拘一格,如同一件藝術品,很是欣賞。在他的鼓勵下,我也郵購了一套字帖,練習了一個月。雖說隻是一個月的練習,卻使我的字大有進步,而且在分配工作時給我帶來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