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磚石工或泥瓦匠,你可曾在磚塊和砂漿的和諧中湧出成就感?如果你是圖書管理員,經過辛勤勞動,在整理書卷的間隙,你是否感覺到自己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如果你是學校的老師,已桃李滿天下,你是否對從你手中教出的一批批學生感到欣慰?
如果隻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工作,或者僅從物質層麵或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工作,它或許是毫無生機、枯燥乏味的,好像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吸引力或價值可言。這就好比我們從外麵觀察教堂的窗戶,上麵布滿了灰塵,讓我們產生一種單調、灰暗和破敗的感覺。但一旦走進門檻,走進教堂內部,我們看到的卻是絢爛的色彩、清晰的線條,窗花格也顯現在人們的眼前。陽光穿過窗戶在奔騰跳躍,形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圖畫。這個例子說明了人們觀察活動的特點,也說明了人們的觀察方式是有局限的。我們必須從內部去觀察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質。有些職業如果隻從表象來看,它是索然無味的,而一旦深入其中,我們就會發現它充滿盎然的生機。
隻有正確地看待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到盡職盡責;也隻有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地對待你的工作,才能實現你的個人價值,使你獲得榮耀和別人的肯定。
4.普通工作中盡足本分
有的員工說:“我做的是最普通不過的工作,工作做得再優秀也看不到出路。再說,做到優秀又談何容易?”是的,大多數的工作崗位普通而平常,但做到優秀也同樣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其實,你能盡足本分,優秀的光環就會不期而至。
清人金纓有句話叫“盡吾本分在素位中”,就是說我們麵對平凡的工作,心中存有一股認真做人的念頭,在本分的工作中盡心盡力。這是第一等的學問和功夫。換言之,人要是有了這種態度,那就是平凡崗位上的“聖賢”。
今天,我們已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如果說“古人”強調“盡吾本分在素位中”,還是一種道德修養的話,那麼在今天,盡力盡心地做好本分的工作,就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必然要求。沒有這種態度,不但個人連工作都很難保證,從而失去謀生手段,整個社會也會陷入混亂,從而使個人的生活質量下降。
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中,社會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組織。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要取決於他周圍許多為他服務的人的工作質量。你要吃肉吃糧,但為你提供這些商品的人缺乏“盡本分在素位中”的意識。你買來的火腿裏有刀片,麵包裏有老鼠屎;你坐出租車趕火車,但司機嫌路途較近賺不了錢而拒載;你期望孩子學習好,但教他的老師業務不精,批改作業時還寫錯別字……這時,你真要對那些為你提供服務的人說一句了:“請把你的工作做得好一點,行不行?”反過來,你又是否盡本分了呢?你給別人提供的服務是不是能讓別人滿意呢?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我們可以“萬事不求人”,但在現代社會,我們離不開別人的工作和服務。市場經濟的社會就是一個互相服務的社會。我們隻有都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才可以大大增加社會的財富,提高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
盡本分,首先是對我們自己有利。想要保住飯碗,要獲得薪水,還想升職加薪,你就要兢兢業業做好你眼前的這份工作。沒有一個老板會喜歡雇用一個工作吊兒郎當、業務一塌糊塗的職員。盡本分,也對他人、對社會有利,從而使你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敬。我們沒有理由不盡本分。
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擔任撞鍾之職。他自認為早晚各撞一次鍾,簡單重複,誰都能做,並且鍾聲隻是寺院的作息時間,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就這樣,他敲了半年鍾,備感無聊至極,卻又無力改變,隻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有一天,方丈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之職。
小和尚聽了很不服氣,心想:我撞鍾難道不準時、鍾聲不響亮?
方丈告訴他說:“你的鍾撞得很響,但是鍾聲空泛、疲軟,沒什麼力量。因為你心中沒有‘撞鍾’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鍾聲不僅僅是寺裏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響醒沉迷的眾生。為此,鍾聲不僅要洪亮,還應圓潤、渾厚、深遠。心中無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