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鞋破難遠行(1 / 1)

村口石碑上寫著村子的名字:前張村。石碑表麵被摸得已經有些光滑,上麵有鼻涕的痕跡。

我們走的這條路在進村的時候就成了水泥路,腳上的感覺明顯變硬。而對於我,硌的感覺也就更加明顯。我想著無論如何我該買雙鞋了。

進村不遠,路上有了矮矮的凸起,好使車輛減速,跨過了它,我們和南張小學不期而遇。

小學大門是典型的鐵柵欄門,門口兩側牆呈八字形,上麵寫著更典型的口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從門往裏望去,校園裏熱鬧得像一鍋剛煮沸的粥,好似我們每一個人所經曆過的小學時代。

門關著,我們無法進去。當然本來我們也沒打算進去。

我們繼續走的時候上課鈴響了,現在該是兩點了吧,我記得我小學的時候下午上課都是兩點打鈴的。

這個村子南北向很長,我們走了很久。期間遇到了路邊一個超市,門口很多人坐著閑聊,他們目送我們過來且目送我們遠去,我從來沒有過這種受重視的感覺。

期間,我們還看到了路邊的一個麥秸垛著火後被撲滅了,黑黑的一片冒著煙。這本該吸引阿誌的注意力的,但也許天氣太熱,我們不需要再用這個來增加熱度,所以隻是多看了幾眼就離開了。

我覺得再往北走,我們就有可能偏離我們的初衷了。我們的初衷是什麼呢?是要找到和高速路平行的路,然後順著它向東走。

但是當我們看到一個飯店的紅色招牌時,一條寬闊的東西向馬路橫在了我們前麵。

也就是我們又找到了方向感,向東走的話,雖然我們不知道它通往那個地方,但畢竟會是濟南的方向。

沒有絲毫猶豫我們就拐上了這條路。路樁上寫著這是一條省道。往前走每隔一段路,就有條橫幅在頭上掛著,上麵寫著計劃生育標語,比如“女兒也是傳後人”、“生男生女都一樣”等等。

路邊開始出現一些店鋪,賣自行車的,超市,包子鋪。直到看到了一個大院門口掛著的“劉集鄉農村信用社”牌子我才知道,我們到了一個鄉鎮。

時不時的路邊某棵樹下就會出現睡覺的人,有的躺在躺椅上,蒲扇放到肚子上;有的睡在鋪著的的涼席上。路上的車呼嘯而過,有的鳴笛聲很響,但卻並沒有打擾到他們休息。

一輛前車窗擺著“劉集-顧縣”牌子的小公共從我們身旁過去了,我開始想到我該找個鞋店解決一些我腳上的問題了。

找個地方買雙鞋吧,我這鞋肯定穿不長了。我說。

阿誌:行,咱們找找有沒有鞋店吧。

一邊走我一邊注意路邊的店鋪,並沒發現有賣鞋的店。

要不咱們找個人問問吧。阿誌建議。

一棵楊樹下放著一台冰櫃,電線通到後麵一家超市裏,冰櫃旁邊並沒有人。

我們在冰櫃前剛停下,一個中年婦女拿著蒲扇走了過來,上身汗衫,裏麵沒有穿東西,乳房耷拉下來,我隻看了一眼便避開了。下身是一條很寬鬆的花褲子。

我沒有看阿誌,隻是希望他也能像我一樣羞澀,雖然他從來都不是這樣的人。

買什麼?她問。

我:姨,俺問你個事兒行不?

哦,說吧,啥事兒?看來沒有買東西並沒有讓她不高興。

我:這附近有賣鞋的嗎?俺想買雙鞋。

她低頭看了看阿誌的腳,又看了看我的腳,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右腳一直往後縮,但是卻什麼也掩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