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合二為一(1 / 2)

看到我吃驚的表情,老丁嗬嗬的笑道:“怎麼樣,小林,你被我震驚到了吧!”

我非常奇怪的問老丁道:“丁伯伯,為什麼這把劍隻有劍刃,而沒有劍柄?”

老丁略微考慮了一下,這才凝重的說道:“這也是我仔細摸索的地方,所以到現在我也不明白,這把劍的劍柄倒底上哪兒去了。”

我仔細觀察著那把劍的劍刃,發現整把劍渾身一體,仿佛是一塊天然的金屬融合而成,整支劍的劍身發出金燦燦的光芒,尤其是在老丁的工作室中特別的明顯。

如此奇怪模樣的劍刃大大增加了我的好奇心,我問道:“丁伯伯,你知道這劍刃究竟是什麼年代的嗎?”

老丁說道:“我也正是我疑惑的地方,因為在中國曆史上,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沒有這種鑄造工藝,能做出如此古怪的劍。”

在文物上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研究,老丁對文物的觀察力應當是遠遠勝過我的。劍在中國的古文化之中,占據了相當大的地位,尤其在春秋戰國時期尤為盛行。

那時候的劍都是青銅鑄造而成,為了增加劍的鋒利程度和更好的把握劍的重心,工匠花了許多心思,將劍的冶煉工藝發展到巔峰造極程度。

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近些年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此劍雖然經曆了數千年的侵蝕,出土後仍然鋒利無比,可見當時的工匠鑄劍的工藝何等的精湛。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精湛的鑄劍工藝早已失傳,這本身就是一筆文化財富的流失。所以說,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保護文物是考古界的一種共識,也是責任。

我記得我剛進北大的第一天,講師給我們上的第一節課,就是關於保護文物的重要性。

那金色的劍刃就擺在工作台上,此刻,連劍身發所出的金色光芒也微微的黯淡下去,使我忍不住想去觸碰這把劍。

但是,就在我觸碰到這把劍的時候,突然間,我好象記起了什麼東西起來。

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出現在我的眼前,隻是記得,她跟我相依相偎,在一個神仙般的宮殿之中過得非常逍遙自在。

什麼,這是金身童子的記憶,因為那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就是銀劍仙子本人無疑。

為什麼觸摸到這劍刃,會使我想起前世的記憶,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我呈現出滿臉震驚之色,在那兒直直的站著,呆若木雞。

老丁似乎對我的反應沒有任何感覺,他見我良久不說話,隻是問我道:“小林,你能看出這把劍是什麼年代的嗎?”

我搖了搖頭說道:“丁伯伯,我也不知道這把劍倒底是什麼年代的。”

老丁對我的回答相當的失望,他搖了搖頭說道:“也許此劍刃跟古代祭煉的法寶有關,有可能是遠古道士所用之物。”

聽到老丁說這話的樣,我不得不佩服老丁,因為我也是這麼猜想的。

想要了解這把劍的來曆,必須知道劍的主人是誰,因為能使用此劍的人,道行一定非常的高深,也許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也未曾可知。

我把整支劍刃都拿了起來,腦子中的混亂更加明顯起來,因為許多前世的記憶一下子就充斥著整個腦海。

許多零星的片斷一下子被整合起來,甚至我能猜想到前世的許多武功心法片斷。

這一驚我非同小可,我心中暗想:“難道此劍跟我的前世大有關係?”

當然,這些片斷在我的腦海中一閃而過,表麵上看,我沒有顯出任何的異常。

我拿著劍刃之後,又輕輕的放了下來,不過其中的驚駭可想而知了。

“丁伯伯,你這劍倒底是怎麼來的?”我非常吃驚的問老丁道。

聽到我這麼一問,老丁略微猶豫了一下,他說道:“關於此劍的來曆,其實並非出自墓中,而是我的一個做古玩生意的朋友意外收到的。”

什麼,聽到老丁這麼說,我更加奇怪了,於是便問道:“究竟是什麼樣的朋友,怎麼會收到這麼好的寶物?”

我如此仔仔細細的問,老丁沒有顯出絲毫的不耐煩之意,他說道:“小林,這位古玩界朋友的姓名我不便透露,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她是我的一位極要好的朋友,這些年他幫著我們做了不少的大買賣。你們所盜墓中的許多文物,都是通過他的手出去的,而且價格也合理公道。”

聽到老丁不願意說,我也不會再問。的確,我不得不承認,這些年我從墓中盜出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通過老丁的手出手的,為此我也賺了不少的錢。

既然他不願意透露那位朋友的名字,那這件東西的價值是否可以透露一下。因為我心中十分好奇,老丁會花什麼樣的價錢來買下這件東西。

想到這裏,我立即問道:“丁伯伯,不知道你花了多少價錢買下了這一件東西?”

聽到我這麼問,老丁略微有一些猶豫,但還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以表示這玩意的價格。

因為這東西實在太古怪了,而且來曆不明,但是很明顯,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不凡之物,所以老三伸出的三根手指頭,我不知道價格究竟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