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巨子劉國鈞(1 / 3)

紡織巨子劉國鈞

1887年春天,劉國鈞出生在江蘇靖江縣祠堂鎮的一個讀書人家。他的父親是一個窮秀才,一直考不上舉人,隻好在家鄉當私塾先生,教書糊口,家中經常是顧得上吃顧不上穿。劉國鈞7歲那年,正當青黃不接的春天,家中又揭不開鍋了。父親再也承受不住貧困的沉重壓力,精神崩潰,成了瘋子,連書也教不成了。養家糊口的重擔落到了母親肩上。母親是個好強的女人,她要小國鈞照顧好父親,就到外麵給人家當傭人去了。

父親的精神病時好時壞,清醒的時候也知道煮點東西吃。一旦發作起來,小國鈞便嚇得隻好逃到街上去。7歲的小國鈞已經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他也學著鄰居的樣子,用一條白布帶紮在短褂上,販點水果、酒釀在街頭叫賣,掙一點錢幫助母親。母親不忍心讓這麼小的孩子就背負起生活的重擔,在鄰居的資助下,把小國鈞送進了私塾。可是一年沒讀完,小國鈞就因為饑餓不得不丟開了書本。

1900年,14歲的小國鈞被送到縣城一家釀酒的糟坊去當學徒,他實在忍受不了那繁重的勞動和惡劣的環境,終於逃回家中。按照當時的規矩,學徒3年,是不允許半途中斷的。糟坊主人追到他家中要人,嚇得他躲在舅母家不敢出門。還是鄰居趙大叔同情他的處境,推薦他到常州奔牛鎮上的劉吉升京貨店當學徒,並且借10塊銀元給他做路費,劉國鈞才得以開始新的生活。

奔牛鎮地處滬寧鐵路線上,南臨太湖,北靠長江,中貫運河,交通便利,商業也就相當發達。劉國鈞一心想好好學習做生意的本領,將來能多掙點錢養活父母,可是這家京貨店因為經營不善,第二年就倒閉了。幸虧老板沒有忘記勤勞能幹的劉國鈞,特意將他介紹到元泰京貨店去當學徒。劉國鈞起早貪黑地為老板幹活,也學到了不少做生意的經驗。轉眼間3年過去了,劉國鈞學徒滿師,老板正式錄用他做店員。劉國鈞能憑自己的雙手掙錢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積攢起10塊銀元,買了一份禮物,回到家鄉去感謝趙大叔的恩情。然後,他便將在外鄉做傭人的母親接回家,對父親說:“現在我能夠掙錢養家了。"鄰居們都羨慕地誇獎他:“國鈞真是個孝子啊!”

劉國鈞20歲那年,和同鄉鞠秀成了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劉國鈞的誌氣也更大了,他決心自己開一家京貨店。經過這幾年的磨煉,他已經逐漸掌握了京貨店的經營訣竅,與常州等地的批發商也有了較深的交往;他善於觀察和揣摩顧客的心理,進的貨總能很快銷出去……這都證明他完全有獨立開店的能力。但是,開店得有一大筆本錢才行,從哪裏去找這樣一大筆錢呢?

他決心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攢這筆錢。

當時還是清朝,男人也流著一根長辮子。劉國鈞注意到,江南人總喜歡用五彩的辯須紮辮子,他靈機一動,便買了絲線回家,讓母親和妻子編織成紮辮子的須帶,由他帶到奔牛鎮去賣。這項生意本小利大,一年下來,劉國鈞淨賺200銀元。與此同時,他替元泰京貨店到常州等地進貨,批發商們為了拉生意,私下答應按進貨金額付給劉國鈞一定比例的回扣,一年下來也有200銀元。他與朋友們在一起搭了個銀會,他中獎又得了200銀元。劉國鈞就像母雞孵小雞一樣,硬是一點一滴地積攢起了600銀元。

1909年,雄心勃勃的劉國鈞與一姓華的同鄉合夥開了一家和豐京貨店。他看準了當時染色布的利潤大,就設了一個土染坊,從外地買進白坯布,自己加工染成青布和黑布出售。由於品種多、花色全,生意越做越大。在全鎮7家京貨店中,和豐京貨店後來居上,成了最大的一家。可是那個華老板,卻迷上了鴉片和賭博,為了還賭債,他硬要把自己那份股金讓給劉國鈞。這樣一來,兩個老板成了一個老板,生意做得更加順手。劉國鈞於脆把父母和妻子都接到奔牛鎮,生活上方便了,生意上也多了幫手。

轉眼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上海、南京一帶炮火連天,常州局勢也很不穩定。奔牛鎮上人心惶惶,許多店鋪關起門不敢再做生意。劉國鈞的父母也提心吊膽,問兒子要不要停業。劉國鈞仔細盤算著:幾年來好不容易掙起的這一點家業,萬一毀於炮火,當然很可惜;但眼前的情況,戰爭畢竟還沒有打到奔牛鎮,這時候誰敢冒風險,誰就可能賺大錢!

他決心冒一回險。他和家裏人將500塊銀元埋在地下作為後路,然後照常開店營業。一時間全鎮的生意,都集中到了"和豐"一家店裏。到了冬天,常州的批發商害怕戰亂,也將部分存貨寄存到劉國鈞的店裏。同樣因為怕打仗,不少農民紛紛把子女的婚嫁日期提前了,可是到處買不到做嫁妝的衣料,最後都找到劉國鈞的店裏來。"和豐"的布匹銷售一空,劉國鈞又去勸說常州的批發商,要他們將存貨折價賣給"和豐"。批發商要現錢,買布的農民隻有稻子,劉國鈞隻得以"和豐"店作抵押,先把貨弄到手,待賣掉稻子再還錢。當時秋收剛過,糧賤銀貴,一擔稻子隻能賣到一兩半銀子;可到了第二年春天,糧價漲到每擔三兩銀子!劉國鈞順利地賣掉了稻子,還掉了貨款,還從中賺到了巨大的差價。到年底一算,"和豐"店的淨利高達5000銀元!劉國鈞又買下了一家倒閉的京貨店,改名為同李京貨店。到1914年,赤手空拳進奔牛鎮的劉國鈞,已經擁有兩家京貨店,成了一方聞名的富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