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他炮兵開火沒有幾分鍾的時間,種花國部隊遠處的樹林後方傳來一聲聲猛烈的聲響,一顆顆炮彈如同流星一樣轟然砸在敵人的炮兵陣地上,頓時原本還在瘋狂怒吼的敵人炮兵陣地掀起一陣陣火光,緊隨其後的是一連串的爆炸。
周同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敵人的炮兵部隊一直是敵人的依仗。
麵對種花國的部隊,敵人最喜歡用炮火來壓製。
但是敵人的炮兵陣地也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炮兵的素質太低。
並不是說敵人的炮兵射擊準確率低,而是說敵人的炮兵部隊在物資的儲存上有著重大問題。
敵人為了方便裝彈,將成堆的炮彈就放在自己的身後,一旦炮兵陣地遭到炮擊,那麼鐵定會引起爆炸,獨立軍特別喜歡在這樣的時候對敵人的炮兵進行轟擊,隻要第一波炮彈能夠砸中敵人的炮兵陣地,那麼敵人的炮兵就算是完了。
不過麵對這樣一支敵人的不對周同的內心中再次放鬆下來,敵人的部隊雖然在很多的地方都做出了調整和改變,使得原本獨立軍的戰術很多首都失效了,但是這支敵人部隊顯然還是按照老辦法來打仗的。
這種古板的戰鬥方式對於使用現代化訓練方式和戰術的獨立軍來說難度並不大。
果然,在傍晚十分,第二師接到特種部隊的電報,已經就緒,隨後整個第二師就在炮火和少量裝甲車坦克的掩護下試探性攻擊敵人的陣地。
雖然第一波戰鬥沒有將敵人的陣地撕開,但是敵人在炮火中也損失慘重。
這個時候的敵人完全如同以往他們遇到的種花國部隊一樣無助,因為他們的戰機無法過來支援,因此隻能夠經受獨立軍驚濤駭浪一般的凶猛攻勢。
然而很快敵人在深夜就被後方的特種部隊突襲了,特種部隊強大的攻擊力在前方主力部隊的牽製和配合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敵人的一萬多部隊瞬間被打亂了陣腳,隨後數萬部隊一個衝鋒,敵人的部隊被分割成了十幾個單獨的陣地。
這樣一來依靠著裝甲車輛和精銳的特種部隊,加上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的步兵部隊,敵人的部隊很快就被殲滅幹淨。
當然這場戰鬥獨立軍的損失也有上千人,畢竟敵人在拚死的時候戰鬥力還是很強大的。
隻不過這對於周同和田丁來說並不是難以接受的問題。
如果敵人的主力部隊還在,雙方在戰壕中彼此交戰,那麼損失可能達到一比一,現在之所以能夠用這麼少的傷亡幹掉敵人的一支旅團級部隊,完全是因為對方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在江北獨立軍部隊凶猛進攻的時候,鄧陽在南都城中也在展開著戰鬥。
秦嵐的特戰隊被鄧陽殲滅之後,鄧陽就知道如果繼續呆在地道下方的話,那麼自己一方鐵定是不停的被敵人的特戰隊襲擾。
處於防禦姿態麵對敵人的正規部隊是很好的一種選擇,但是在麵臨敵人特種部隊的時候,這種方式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損失。
敵人的特種部隊雖然沒有獨立軍特種部隊精銳,但是畢竟是特種部隊,也擅長斬首和突襲,而鄧陽地下地道實在是太廣闊了,根本難以在同一時間兼顧所有的地方。
這樣一來敵人很可能尋找他們的薄弱環節進行攻擊,到時候首尾不相顧,很可能導致部隊的大量損失。
因此鄧陽這個時候已經下了決定,那就是戰鬥部隊進入地麵,以密集的地道為庇護所控製南都城。
不過想要控製南都城,那麼首要的目標就是敵人占據的雨花台。
雨花台真滴是南都的南大門,誰掌控了雨花台,就掌控了戰場的主動。
敵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雨花台陣地進行工事修建。
雨花台其實是一座城樓,也是南都城城牆的一部分。
當然此時的城牆早就在戰爭之中被敵人的炮火打的麵目全非,已經沒有了防禦功能。
但是雨花台的地理位置就在南都護城河的邊上,掌握了雨花台陣地,敵人想要重進南都,就需要渡水才行,相反如果鄧陽他們不能夠拿下雨花台,那麼他們再南都城內的一舉一動都會在敵人的監視之下。
敵人就會擁有主動權,隨時都可以對他們進行攻擊。
但是麵對雨花台陣地,鄧陽卻猶豫不決,因為雨花台陣地的地理位置有些高,而且下麵都是不知道多少層的古老城牆,根本無法挖掘地道。
而敵人在上麵布置了足足一個旅團的部隊,同時在敵人的後方還有這兩三萬部隊能夠及時的支援,這就讓鄧陽麵臨一個難題。
如果鄧陽想要攻擊雨花台,那麼最少需要投入四五萬的兵力,同時還需要和敵人打一場持久性的陣地戰,到時候損失絕對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他們這一方還沒有大口徑的火炮,而敵人卻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