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世界上五個主要國家之中,種花國綜合實力可以排行第二。
有人又要說了,那是因為種花國人多,種花國地方大。
好吧如果這樣說話的那麼別人還怎麼來解釋,地方大,加拿大也大,巴西就比種花國少一百萬平方公裏,而且種花國的國土近三分之一都是無法讓人居住的地方。
總體算來種花國的生存領地並不比一些主要國家大多少。
說資源,那麼資源也不是很多。
阿三(以後天竺全部用阿三代替了。)人口比種花國人口還要多,在後世那個已經不是全部依靠物資產出的年代,人口紅利才是最大的。
可是為什麼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阿三卻一直發展不起來。
阿三的選擇可比種花國多得多,後世的種花國和野牛國的蜜月期隻有區區的十來年,而且還沒得到多少東西。
並且被歐洲封鎖了整整數十年,直到二十一世紀依舊在武器禁止出口名單之中。
而天竺那可是全世界中的萬金油,萬國牌的武器幾乎被用到了極致,連軍艦用的鋼釘都需要進行進口,這樣一個國家能夠找到無數的技術,買來無數的先進武器。
那麼為什麼他無法逆向推演最後生產出那些東西那?
巴西也一樣可以隨意的進口武器裝備是,很慢大力神運輸機啊,什麼F16啊,但是為什麼他們自己生產不出來,難道他們當時的國力種花國差嗎?
顯然不是,種花國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GDP甚至隻有天竺的三分之一,然而很快隻用了十年時間就超過了天竺,為什麼,還是人民的思想問題。
因此這裏也可以看出,種花國的百姓是能夠快速的掌握和接受外來知識的,從側麵也可以看做是智商很高。
當然這不是種族的優越論,而是說一個地方的文化結構,能夠影響一個地區人民對知識的對待方式和掌握的能力。
很顯然種花國的人民很容易接受先進的知識,而鄧陽手下的這些特種兵,在接受二十一世紀知識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因此他手下的士兵也能夠快速的開啟智商。
這些特種兵都是在十幾萬部隊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如果說鄧陽他們的獨立軍在皖北地區放開了手腳的招募士兵,那麼一支數十萬的軍隊很容易就組建了出來。
因此他們部隊的選擇麵更加廣闊,能夠選擇出更多的士兵來。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郭剛就是在怎麼聰明也沒有了背的辦法,他們必須在這裏堅守,而且還無法退出。
為什麼?
因為這裏現在就相當於一個高地,如果種花國的部隊能夠占領這裏,那麼之後戰鬥的主動權就在他們的身手,隻要占據著這裏,那麼敵人的部隊就需要對這裏進行攻擊,他們能夠快速的將敵人見滅掉。
如果被敵人占領這裏的先機,那麼他們就是進攻的一方,很容易導致自己一方的慘重傷亡。、
果然不過區區的幾分鍾之後,就有幾個敵人兵撲了過來,隨後雙方狠狠的廝殺在一起。
而郭剛他們再拚死殺了兩個敵人兵之後,自己也受了傷。
這個時候他們身後才有這士兵支援了過來,和敵人在這片地區混戰起來。
雙方都很明智的沒有使用衝鋒槍這樣的武器,因為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他們根本無法使用這樣的武器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很容易將自己一方的士兵誤傷。,
同時在近戰的時候,雙方廝殺在一起短兵器反而比槍械更加容易使用。
子彈的速度是快,但是人的爆發速度和子彈比起來也不逞多讓。
而就在這個時候馮山聽到了這裏的戰鬥聲,隨後立即趕了過來。
等他過來的時候,戰場已經白熱化,而且由於加入的雙方士兵越來越多,導致質變地麵上燃燒的那些煙霧彈被碾滅,或者被驅離,導致這裏的空地越來越大,就這樣在黃昏之中雙方的士兵居然如同古代戰爭一樣使用冷兵器在拚死搏殺。
“郭剛?”馮山看了一眼前方作戰的士兵,是他一個小隊的成員,他們小隊士兵雖然在黑暗中成扇形衝進來,但是本身距離也不會很遠。
看著自己一方的士兵在和敵人拚殺馮山抽出自己的匕首就準備衝出去,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猛然間他腦袋上靈光一閃,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身後。
頓時有一個瘋狂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