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斯坦和整個東南亞都不是一個礦產富集區,因此必須要拿下中亞,隻有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擁有各種資源的大國,才能夠自給自足自我發展。
而想要完成這些設想,那麼鄧陽就必須讓獅國和香檳國看到自己的力量,當然這裏獅國是鄧陽的主要迷惑對象,至於香檳國那就是鄧陽準備殺給獅國看的那隻雞。
香檳國的軍隊戰鬥力在盟軸大戰的時候可以說已經到了最為弱小的時候,這個時候即便是一般的中等國家都能夠將其擊敗,同時在密圓木,香檳國人的主力軍隊不過才十萬人,而且裝備嚴重的落後,至於那三十多萬的嶽南偽軍則根本不是鄧陽需要在乎的事情。
“將那三十萬的暹羅軍隊困在山裏,是我們這場戰鬥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發動的不是滅國之戰,即便是我們能夠滅亡他也必須給他留下,這個時候南洋地區隻有這麼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需要他的存在,並且需要他和敵人結盟,我們這次和他們一次衝突的爆發,絕對會將其推到敵人的懷裏,這樣一來隻要戰爭結束,那麼他就是同夥,我們吞並他就沒有任何的危險了。”師出有名,這是鄧陽所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
如果說暹羅和他們也是同盟的話,那麼在最後吞並暹羅的時候一定會受到來到歐洲的巨大阻力。
而且鄧陽有把握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裏來一次真正的崛起,到時候很可能被西方世界聯合封鎖抵製,這樣的時候吞並一個主權國家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無比的龐大了。
因此鄧陽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留下後手。
為了能夠在戰鬥之後保持自己自身的安全,鄧陽必須要拿捏好分寸,那三十萬的暹羅軍隊,本身就不被鄧陽放在心上,即便是那三十萬人真的出現在他的麵前,鄧陽也不認為這些生活在熱帶環境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的懶漢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危險。
熱帶的人們總是那麼的舒適,他們的農田一年可以三熟,溫暖的環境,充足的雨水,使得這裏的水稻長勢非常好,產量也極高,即便是在後世有很多南洋國家也很少使用肥料,因為在熱帶地區,不管是飛鳥的糞便,還是動植物的腐殖物都能夠給水稻提供大量的養料。
同時這裏水稻縱橫,魚類繁多,可以說得上吃喝不愁。
正是因為這裏的生活環境非常好,所以使得這裏的百姓對於危機沒有太大的意識,鄧陽不認為這些人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
比如說現在軍隊裏那足足三十多萬的暹羅人,他們乖巧的如同綿陽一樣在進行著勞作,幾乎所有的劈山開路的事情都是這些人在做,他們做的井井有條,雖然是因為後方黑洞洞的槍口。
然而即便是在槍口的威逼下他們也僅僅是做半天的時間,其他半天的時間是需要別人輪流的,如果不是因為鄧陽他們手下抓捕的人數實在是太多,那些負責修路的軍官早就拉出幾個人來槍斃了。
這些人甚至在刺刀步槍的威脅下居然也不能夠拚命的工作。
鄧陽尊重這些人的選擇,因為還有著更多的耕作在等著這些人。
鄧陽不想殺了他們,這實在是太殘暴了,他準備溫水煮青蛙,反正在鄧陽看來這裏在最後絕對不能夠留下太多的異族。
鄧陽抬起頭看向雨林的那方,哪裏還有東天竺群島,上麵還有英屬東天竺的馬族人,以及荷蘭東天竺的猴子,這兩個民族鄧陽可不準備讓他們留下。
建設這樣一個充滿了原始雨林的區域需要耗費太大的人力資源,沒有人力在這裏開通一條道路都是萬分費勁的事情。
鄧陽手下的人口雖然很多,但是種花族應該去種植莊稼,應該去開設工廠,應該去開拓土地,沒有時間來開山修路,這些事情都應該要這些人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