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回村之前,林春明就了解了一些有關土雞養殖的知識,退伍之初,他就專門拜訪了一些專業養殖戶,經過對比篩選之後,他挑選了馮師傅一家,因為不論是專業水平還是職業素養,在林春明看來,馮師傅一家都是最為理想的。
雞舍就在馬猴嶺東不到一裏的地方,那裏地勢相對平坦,而且絕對不會發生山洪之類的自然災難。雞舍的四周都有一米半高的網。
“進去之後,一切得按馮師傅要求做,不然他可會生氣的。”進入之前,林春明提前給張揚打了招呼。
馮師傅是一個五十歲出頭的胖男人,見到林春明跟張揚時,馮師傅並沒有普通人見了自己老板的那種恭敬,隻是看上去比較興奮,那是因為到現在為上,他孵化出來的第一批土雞非常成功,甚至超過了他的預期。
張揚跟林春明一起換上了消毒服才進入了幼雞間。
那些活潑可愛的小雞讓張揚看了都忍不住要動手去摸了,林春明卻趕緊打開了張揚的手,然後朝著前麵的馮師傅努了努嘴。
“這是多少隻?”看著那麼一大片小雞雞,那叫聲就夠喜人的了。她怎麼也沒想到,林春明不聲不響的竟然就育出了這麼多的小雞來,之前他隻是對她說計劃,談理想,可誰知道這家夥居然早就行動了!
此時王小軍說林春明隻會吹牛的那些話,更讓張揚不以為然了。
“三萬隻。這算是第一次。雖然對馮師傅來講是習慣性操作規程了,但對於我這邊來說,畢竟還是第一次。算是一個試驗吧。”林春明很謙虛的說。
“有人還說你隻是一個吹牛家呢,沒想到你還真是一個實幹家。”張揚忍不住向林春明投去了讚賞的目光。這種讚賞,在張揚這邊,還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在她這樣的聰明人眼裏,很少有別人的做事能夠入她的法眼的。
聽張揚這麼說,林春明就能猜到是誰這樣評價他了。第一次同學聚會的時候,王小軍就反複的“教訓”過他,除了這小子,還能有誰?
“後麵至少還得有三鋪孵化。不然,你看這麼大的山場,豈不是浪費了?”林春明感慨道。
“以前聽過一個寓言故事,說的是兩隻狼來到了一片草原上,看到那茂密的草,卻沒見到一隻獵物時,一隻很悲哀,而另一隻卻很興奮。同樣麵對一片山場,你卻看到了這樣的商機,或許這就是視力跟視野的差別啊。”張揚心裏暗算了一下,再有三鋪小雞孵化出來,那總量應該超過十萬了。按照每隻雞純利三十元來計算的話,這一年下來,這小子就可以輕鬆拿到三百萬的純利。
聽著張揚的讚揚,林春明並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僅僅是這點成績,是不足以讓張揚看在眼裏的。
張揚擔心的是後期的飼養與管理。而林春明卻說,根本不需要花什麼工夫,隻要工人每天定時定量的在山上幾個飼料點上撒一些食物,保證這些土雞山上的飲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