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來並不認識林春明,在林春明自我介紹之後,他也打量了一下對方,此時他便與之前私下裏聽說的一些小道兒消息與眼前這個年輕人聯係了起來,總覺得那些傳言似乎與林春明不太有多大的聯係。
既然是王曉莉副市長指名讓他來找自己的,那肯定是有什麼重要事情了,所以,李文來也認真起來。
為了不讓李文來覺得自己耽誤了他的時間,林春明開門見山的把自己的設想講了一個大概,並把目前林家灣的大體情況向李文來作了簡要彙報。
“我自己是沒有這樣的實力,不過,咱們可以利用本縣的一些對外優惠政策,吸引外地的客商過來。這個項目一旦搞起來,就會極大的帶動咱當地的旅遊業發展,不光我們林家灣受益,周邊甚至整個五嶺縣都會跟著沾光。”
林春明在推廣宣傳方麵還真不怎麼擅長,所以,他隻能盡可能的說一些這個項目將來給當地帶來的好處。
李文來笑了笑,凡是向他推薦項目的人,無不是先向他展現一個美好的前景,而且在這一方麵,林春明的工作顯然並沒有達到他所預期的效果。
“你找人論證過了沒有?”李文來知道凡是上項目的商人都是為了一個錢字,如果隻憑著一時熱情,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或是缺乏了贏利的基礎,那麼這個項目遲早是要夭折的,項目半途而廢,不光是開發商經濟上的損失,他這個拍板者將來也會被人說三道四的。
所以說,在大多數的項目決策上,這些領導都還是比較慎重的。
“我跟常氏集團的小常總交流過,算不上什麼論證。”林春明如實說道。在這些問題上,要想糊弄一個縣委書記,那可是很不明智的,因為人家在這些問題上,雖然不是專業,但你是不是真的論證過,還真的蒙不了他。
“實事求是的說,這麼大的項目,是應該經過嚴格論證的,不然的話,你怎麼知道將來是不是能賺到錢?”
李文來語氣倒是很平和,很容易讓人接受。這畢竟是在跟一個與自己相隔著好幾個級別的支書說話,即使作為商人,那林春明也還不那麼夠格。所以,李文來完全用不著擺出他的官威來。
“李書記,我覺得這個項目的論證用不著太細。不過,我確實也從多個方麵進行了分析,所以,信心還是比較足的。”這個時候林春明就多少有些心虛了,這麼大一個項目,你竟然沒有什麼書麵的論證材料,而隻是心裏存著那麼一個方案,顯然太幼稚了,至少可以說這個方案還不夠成熟。
既如此,那就無法說服李書記來拍板這個項目了。
“如果你真的想上馬這個項目,那是不是要拿到會上來討論討論?你總不能隻拋出一個題目來讓大家去討論吧?分析什麼?占地麵積、基礎資金、規範用地、配套設施、周邊環境,等等等等,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必須形成具體的文字之後,才有拿到會上的可能。”
李文來顯得很有耐心。
“李書記,這個我一定會搞的,今天我隻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向您彙報一下,先征求一下您的意見。”林春明現在更虛了,他感覺到自己的背上都出了汗。因為讓李文來這樣一問,他才猛然發現,自己的準備且不說充分不充公了,連個草稿都沒有!
你什麼都沒拿出來,隻是口頭上一個描述而已,連個雛形都沒有,顯然是無法拿到會上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