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之中,劉奎壁主坐首位,皇甫少華等人分坐兩側,大約一刻鍾,一名士兵進入軍帳,抱拳跪立。
“稟元帥,回疆首領已至軍帳外。”
“有請!”
劉奎壁朗聲一叫後,一名士兵領著回疆首領進入軍帳,劉奎壁笑著指著一旁的空位,“請坐。”
回疆首領坐在空位上,身後分立兩位副將,這時劉奎壁開口笑問:“這位將軍如何稱呼?”
“在下阿哈木江,想必你就是元皇在太子之時的伴讀劉奎壁,也是此次援軍的元帥。”
劉奎壁唇邊含笑,自謙一笑,“原來鄙人的名號也曾傳至將軍耳中。”
“吾主曾非常仰慕劉大人,也常在我等麵前提及劉大人的文武兼備,是元室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劉大人的功績則是最近力主元皇重新開科,榜上有名者不分漢蒙均可效力於朝廷。”
“阿哈將軍的名諱在下也曾有所耳聞,你從小就顯露出大將之風,熟讀兵書,年紀輕輕就備受回疆之主重用,此次來犯邊關,也是你力諫回疆之主才得以成行。”
阿哈木江對於劉奎壁能知如此多的秘軍情大感詫異,這才感到吾主的話所言非虛,以前的不屑轉為敬佩之情。
“劉大人知之甚詳,看來和親之事,就算我不答應,劉大人也會勸服於我。”
劉奎壁點頭一笑,“阿哈將軍,和親乃平息兩國紛爭上上之選,如果回疆公主與吾皇成婚,本人會建議吾皇,放開邊關商貿,想必阿哈將軍也認為兩國通商是利大於弊。”
阿哈木江臉上帶笑,“劉大人高瞻遠矚,說得頭頭是道,但此事我得稟明主上方可給予答複。”
“此事也不急於一時,阿哈將軍,在下為你介紹我身側眾人,這位是今科狀元酈明君,也是蘇丞相的佳婿,這兩位想必不用介紹,你也知他們是皇甫敬父子,而那位則是副將劉燕靈,也是本人的堂弟,那山凹夾擊之計也是她想出的。”
阿哈將軍看著劉燕玉年紀尚輕,但卻是想出計策之人,大為震驚,而那今科狀元酈明君風華正茂,一派文才風流,心中大為驚讚:元室真是人才濟濟,如果他們其中幾位能有一人效力於回疆,想必今日的回疆又是另一番景象。
“阿哈將軍,在下有一提議望將軍應承。”
孟麗君如黃鶯出穀般溫潤如玉的聲音傳入阿哈木江耳中,阿哈木江不由自主地循聲望向孟麗君。
“阿哈將軍能否帶著在下前往回疆向你主上提出和親一事。”
阿哈將軍回轉心神,“為何酈大人會有如此請求?”
“我出使貴國方顯吾國的誠意,劉元帥想必也是讚同此事。”
劉奎壁本就想派人出使回疆,一來可以讓和親一事順利達成,二來也可顯示出泱泱大國的風範,而酈明君此番說法正中下懷。
皇甫少華心下擔心孟麗君的安全,出聲阻止,“請劉元帥派末將同阿哈將軍前往回疆。”
孟麗君當然明白皇甫少華的心意,但是出使回疆應是文官前往,於是笑勸道:“皇甫少將軍,使節一般都是文官居之,此次與劉元帥來邊關,助力甚微,所以出使回疆也許是本官為解邊關之圍唯一能做到的事。”
劉燕玉連忙笑著接口,“酈大人說得極是,再說酈大人是今科狀元,口才與文才應當都十分了得,所以皇甫少將軍你的提議末將認為不妥。”
“好了,不用再爭,本帥已定,酈大人出使回疆。”
阿哈木江有心想結識酈明君,對劉奎壁的作法暗喜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