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前首席園藝師南希·克拉克在回憶錄《我的第一夫人們》裏回憶,南希·裏根搬進白宮不久,就一口氣自費訂了220套瓷器,這些新瓷器有一個統一的特色,就是都體現出了“裏根紅”,和南希喜歡的衣服著色以及玫瑰花顏色一致。麵對前總統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的責罵,稱這種做法會讓白宮變成一個瓷器雜貨鋪,南希反唇相譏:“是啊,我是準備開一個南希·裏根慈善瓷器基金會,有什麼問題嗎?”
由於共和黨相對民主黨更重視傳統,認同家庭觀念,在觀念上也往往更保守,所以共和黨的總統夫人們更可能喜歡隱藏在家庭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勞拉·布什。勞拉應該是第一夫人中最低調賢惠的了,她21歲就嫁給了小布什,成為第一夫人後不願意過多幹預政治,更不願意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這與她的前後任完全不同。她的著裝趨於保守,更像是普通家庭主婦,專注於照顧自己的家庭,與政治保持了距離。也正因如此,即便在小布什民調跌入史上最低穀的時期,勞拉也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人們很難想象希拉裏和米歇爾會出一本詳細的育兒指導或是做菜指南,即便有,也很容易被外界質疑有政治動因,或者討好民眾。但是勞拉不會有這種擔心,《勞拉育兒經:0—1歲健康聰明寶寶養育指南》也成了很多美國父母的必備手冊。
日漸擺脫白宮花瓶形象
盡管第一夫人們各自背景、性格、觀念、興趣都不相同,所關注公共領域也明顯不同,但一條清晰的主線仍將她們聯係在一起——她們各有熱衷的領域,但是首先都是一個稱職的妻子和母親。
不管是南希,還是傑奎琳,她們在白宮期間很出色地履行了一個第一夫人最被期待的角色——妻子與母親。在相夫教子方麵,傑奎琳表現得跟她的穿著一樣高調。她對於家庭的奉獻贏得了民眾的好感。南希曾放棄演藝生涯專心相夫教子,更是被著力渲染。而現任第一夫人,奧巴馬就曾公開說她是料理家務的高手。就連女權思想最重的希拉裏,在這條路上也有不計其數的妥協。在克林頓競選阿肯色州州長之時,希拉裏就迫於選民壓力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夫姓,在此之前,她並未追隨習俗,一直保留父親姓氏。
在這一切背後,第一夫人們維護的是美國傳統的家庭觀。從某種程度來說,這跟中國傳統的相夫教子的理念很相似,但美國人對於第一夫人的要求還要更高——她們需要入得廚房出得廳堂,在外有恰如其分的優雅,服裝品位、社交能力一流,對內她們要懂得為家庭犧牲事業,小孩教育永遠放在第一位——這是對家庭主婦的最高要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要比歐洲傳統得多,不管是塞西莉亞、布呂尼還是奧朗德的前女友,她們也不參與實際政治,但敢離婚敢分手也敢拍裸照,似乎對伴侶的仕途影響也不大,公眾對此要寬容得多。
當然,這不一定是第一夫人們內心的想法,但誰也不敢脫離這條主線。“第一夫人”在其職能界定上,先天性地存在了一塊“天花板”——它並沒有合法的參政權利和政治功能,也不是一個正式政治機構。也因此,埃莉諾曾經認為“第一夫人”一職限製了她在政治事務方麵的參與和發揮。如果一個“第一夫人”想要打破這塊“天花板”,那麼她隻能像希拉裏那樣,從第一夫人走到參議員。
盡管如此,如果將視野從這五十年放寬到美國的兩百多年曆史,第一夫人的舞台和空間在一些軟領域還是在逐步加大的。“她們延伸了19世紀人們對於‘母親’的理解,在20世紀,第一夫人們能夠更加直言不諱地倡導她們所認可的社會議題”。她們逐漸成為對這個世界有真正影響的公共女性,而不是白宮花瓶。
(源自《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