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古夜郎國的版圖(1 / 2)

談談古夜郎國的版圖

文史雜談

作者:楊中興

“夜郎自大”出自《漢書·西南夷傳》,書中說:“滇王與漢使言:‘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漢廣大。”於是從漢至今,人們多用“夜郎自大”這個成語,比喻妄自尊大。然而“夜郎自大”中的古夜郎國究竟有多大?有的認為漢平南夷設牂柯郡,郡所統轄的十七縣即是古夜郎的疆域範圍;有的則認為古夜郎僅是黔西部分。兩說差距很大,都沒有真正反映古夜郎疆域的實際情況。

我們知道,牂柯郡是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蘭後設立的,在這之前,夜郎已是犍為郡屬下的一個縣。犍為郡設在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唐蒙通夜郎後設立的。但《漢書·地理誌八上》夜郎縣卻列在牂柯郡下,並不屬於犍為郡。這樣造成了錯覺,使人以為牂柯郡範圍就是古夜郎國。事實上西漢一代,犍為郡、牂柯郡所管轄的縣時有分割變化。《漢書·地理誌》大體以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為斷限,所記犍為郡、牂柯郡的時段並不一樣。犍為郡初設立時包括了古夜郎的全部範圍,但在設立牂柯郡時又劃一部屬牂柯郡,以後又從牂柯郡劃一部分屬益州郡。元鳳五年(公元前76年),“罷象郡,分屬鬱林、牂柯”[1],牂柯郡又增領了幾個縣。可見牂柯郡是幾經分置割屬的,不能簡單地認為既然漢平南夷置牂柯郡,郡境應該就是古夜郎的範圍。實際並不如此。至於說古夜郎僅是黔西部分,更是明顯地縮小了古夜郎的範圍,所謂“大國”也就不成其為“大國”了!

下麵我們對古夜郎的四方疆域作一番考察。

古夜郎的北麵與漢王朝相接,在漢通夜郎設立犍為郡之前,漢的蜀郡、巴郡的南境即鄰夜郎。《史記》稱唐蒙去夜郎,“從巴屬筰(符)關入。”符關本是巴夷的地方,秦屬巴郡。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那裏設立符縣(今四川合江縣),其南界不過赤水,再往南就是“徼外”古夜郎的地方。

漢初設犍為郡時,郡的北部諸縣從蜀郡、巴郡劃入,“故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為)廣(漢)。”[2]郡的南部諸縣,則是“開夜郎置”。北宋歐陽忞明確指出了這點。

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因山立名,初治鄨縣,其地蓋在今瀘南徼外,後徙治僰道,今戎州是也……始雖因平夜郎以置犍為,然郡之北部,亦大半本巴、蜀舊縣,如南安、武陽、牛鞞、資中、江陽、僰道是也……夜郎蓋於今珍、播等州。[3]

犍為郡的駐地最初是在鄨縣,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移治南廣,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因益州、牂柯二郡內二十九邑反叛,再遷到僰道。僰道、江陽原來是蜀郡的南鄙。漢開夜郎後的僰道、江陽以南設置了南廣、朱提、堂琅、、漢陽等縣。南廣就在今四川南廣河上遊筠連境,朱提在今雲南昭通,堂琅、在今會澤、宣威一帶,漢陽在今威寧、水城間。這些地區唐時曾設有協州、曲州、郎州等。誌書在追述這些州的建置沿革時,都說明本是夜郎的地方。

《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二載:“協州,本夜郎國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今州即犍為之南廣縣也。”“曲州,本漢夜郎國地,武帝於此置朱提縣,屬犍為郡”,“北接協州”。《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九載:“協州,隋犍為郡之地,故夜郎侯國,唐武德元年開南中置。”“曲州,唐武德元年開南中置恭州,八年改為曲州……北接協州。”“郎州,漢夜郎地。唐武德元年開南中置南寧州,乃立味、同樂、升麻……(貞觀)八年,改南寧為郎州……北接曲州。”

夜郎國的東境本在牂柯國(治在且蘭)。春秋中牂柯已名聞內地,《管子·小匡》:“桓公曰:餘乘車之會三,兵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北至孤竹、山戎……南至於吳、越、巴、牂柯……”夜郎強盛時且蘭役屬於夜郎,漢發夜郎兵征南越,且蘭乘機叛亂,亂平後設牂柯郡,取故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