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心絞痛與心梗疼痛
人人健康醫院
作者:陳安琪
很多人認為心絞痛與心梗疼痛相似,其實大不同。
濕冷的天氣成為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據統計,不論是急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突發患者,還是門診量,均比夏季增長一倍。專家提醒,春季老年人需要密切注意血壓變化,心髒病患者要定期複查。
定期查心電圖
心電圖有進行性和特征性改變,對診斷和估計病變的部位、範圍和病情演變,都有很大幫助。所以有心髒病、心肌梗死及其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進行體檢、查心電圖。
據我國臨床資料顯示,位於下壁、前間隔和局限前壁的心肌梗塞最為常見。
疼痛相似 其實大不同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區分: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多見於男性,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陰雨天氣、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常見的誘因;而心肌梗塞的疼痛性質、部位與心絞痛相似,所以患者容易混淆這兩個疾病。
發作頻率:心絞痛發作較頻繁,每次發作曆時短,不超過15分鍾;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更劇烈,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
發作症狀: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並有發熱,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緩解;而心絞痛不伴有發熱症狀,很少發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
檢查:心絞痛很少會出現白細胞增加、紅細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的情況,心電圖無變化,或有ST段暫時性壓低或抬高;而急性心梗的心電圖中,麵向梗塞部位的導聯ST段抬高,並有異常Q波。白細胞計數、肌酸磷酸激酶、門冬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紅蛋白、肌凝蛋白輕鏈等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心髒病患者可以到醫院查明疼痛或發病原因,就診科室是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