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快餐食品易致兒童高血壓(1 / 1)

快餐食品易致兒童高血壓

人人健康醫院

作者:李香兮

高血壓是一種由多基因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的以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人體神經活動受阻引起的大腦皮層及皮層下血管運動神經係統的調節障礙,以致全身小動脈痙攣,產生的動脈血壓增高,繼而導致腎血管痙攣而造成腎缺血引起一係列體液變化。人體內分泌液參與這一複雜的反應過程,造成全身內分泌的減少或流失,從而逐漸促成全身小動脈的硬化,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這一慢性病的形成。

食鹽過多對嬰兒的害處,主要是食鹽中的鈉。嬰兒的腎髒遠遠沒有達到發展成熟的階段,沒有能力排出血液中過多的鈉,因而容易受到食鹽過多的損害,這種損害造成的危害是很難恢複的。

嬰兒年齡越小,越易受到食鹽過多的損害。美國科學家曾把市場銷售的30多種罐裝食品給幼鼠吃,到了第4個月,這些幼鼠即發生程度不同的高血壓,而對照組沒有吃加鹽的同樣食品的小鼠卻保持健康。研究者還發現,這些幼小動物一旦發生高血壓,雖然改給低鹽或無鹽食物,但血壓大多不能完全恢複正常。

過鹹食物不僅導致血壓增高,還會加重心髒的負擔。吃入的鹽分過多,會導致體內的鉀從尿中喪失。鉀丟失過多對心髒功能會造成傷害,嚴重者會引起心髒肌肉衰弱而死亡。曾有營養學專家認為,所謂嬰兒“搖籃死亡”,很可能就是嬰兒常常攝入含鈉過多的食物所致。

如今,市場上出售的快餐食品,如幹脆麵、油炸薯片、三明治、蛋糕、餅幹等,對大多數兒童極具誘惑力,不少家長也經常給孩子買這類食品吃。殊不知,這些食品含鈉量都偏高。為了使其鬆發和膨化,有的食品中常加有碳酸鈉等鈉化合物,使這類食品從口感上可能覺得不太鹹。

為了保證嬰幼兒健康,父母們不要以自己的口味來調配孩子的膳食。一般而言,1~6歲的幼兒,每天食鹽量不要超過4克,應鼓勵孩子多吃清淡飲食,不給或少給孩子買快餐食品。

什麼是診所高血壓

聽說現在有一種診所高血壓和白大衣高血壓,這兩種血壓有什麼區別?什麼是診所高血壓?

這兩種高血壓屬於一種高血壓的兩種叫法。診所高血壓醫學上也稱其為偶測血壓,是在醫院,由醫護人員按正確規範,測量獲得的血壓值。它是目前臨床診斷高血壓並進行分級的主要依據。它的命名是相對於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而言的。動態血壓就是使用動態血壓記錄儀測定一個人晝夜24小時內,每間隔一定時間內的血壓值。這種測量可以排除許多幹擾因素的影響,結果更精確,並可為治療提供許多參考數據。

這種血壓測量也存在誤差,原因有三:一是缺乏耐心,多為一次測量,很少複測;二是,袖帶減壓過快,水銀柱迅速下降,讀數不精確;三是手臂位置不對,正確的位置是,上臂應與心髒同高,將手平放。

在醫院測量一次血壓,並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血壓的真實情況。再加上“白大衣高血壓”現象,也易形成誤診。有些患者,一旦醫生說“卷起袖子”,他就會因為緊張而開始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白大衣高血壓”現象,這種“白大衣高血壓”其實是一種“假性高血壓”,隻持續很短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