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送上門來棒槌,吳明怎會不變著法敲下點木渣來?
“二位這話就不對了,我姓吳,這裏是吳王府,此人信誓旦旦,以吳王府繼承人自稱,縱容惡仆傷人。若不嚴懲,大宋律法何在?大宋體統何在?我吳王府顏麵何存?”
吳明朗聲道。
“小雜......明弟,我知道你生氣,但我也是為你好,你怎麼能對外人說我們不是兄弟?這些話傳出去,才讓人以為吳王府沒有體統,爺爺泉下有知......”
吳陽急了眼,辯解道。
“住口,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父沒忠義,不忠不義,才教養出你這等不知寡廉鮮恥之徒,若有半點羞恥之心,豈會在主母靈堂外,率奴圍攻主母之子?”
吳明厲聲道。
“噗!”
不知是誰忍不住,笑出聲來。
吳陽的父親原名張忠義,改姓吳後,便叫吳忠義,到了吳明這兒,直接成了沒忠義!
“你你......”
吳陽氣的差點吐血,卻又找不到辯駁的理由。
“咳咳,小王爺,吳忠義大人,怎麼說也是你大伯,你們都是自家人,這件事......”
穆青雲和趙剛強忍笑意,仍是不想插手。
雖然吳陽父子的事情,基本上人人皆知,都瞧不上其為人,但並未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而且,吳忠義鎮守一方邊鎮,本身還是先天強者,在朝中關係盤根錯節。
坐到這等位置,隻要不是謀反,而且是做下天怒人怨的事情,被人抓住鐵證,根本沒人能動的了。
而且,東西到了吳忠義手中,就算有私心,但至少有用,最後還不是為大宋鎮守邊疆?
至於吳明,名義上是吳王府的正統繼承人。
但其身體孱弱,習不得武,自幼在北金長大,習性難辨不說,就算學文,誰願意教個病秧子?
給了他偌大家業,遲早敗光!
隻要不是傻子,就不會選擇吳明,而得罪一方權貴。
最重要的是,外人插手,容易給人安上謀奪異姓王產業的由頭攻訐。
兩人又不是白癡,豈會管這種事,惹一身腥!
至於柳旌,還是其背後的柳玄,都不會為這種事出頭,因為人家給出的寶物,足以說明一切,而且給出了承諾。
這些寶物和承諾,足以讓吳明在京城平平安安,一輩子榮華富貴。
至於其它的,你要再想爭,恐怕就得憑自個兒的本事了。
“這樣啊,那就不牢諸位大人費心了!”
吳明‘垂頭喪氣’道。
“多謝兩位大人仗義執言,小侄一定稟明父親今日之事,我這明弟年幼,不明事理,倒是讓大人看了笑話!”
吳陽大喜過望,搖頭晃腦的向兩人拱手一禮,得意的向吳明投去挑釁一眼。
眾仆役,多有鄙夷之色,這鄙夷卻是衝吳明。
身為王府繼承人,連家業都受不住,真是窩囊透頂,就算明知受不住,最起碼也要據理力爭一番啊!
見其不知廉恥的樣子,兩人根本沒興趣搭理,徑直向外走去。
柳旌眉頭微皺,深深看了眼吳明,似乎有些意外,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可沒走兩步,三人再次停住腳步。
“福伯,我離京久了,不知道登聞鼓在哪兒,你陪我出府一趟,我就不信,大宋沒地兒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