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尼熟讀經書,經中有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蘭心慧雙手合十道。
吳明眉頭一挑,麵上古怪之色一閃而逝,沒有急著回答。
“壞胚子不是守經人嗎?怎麼總是玲瓏天女出題?”
楚楚不解道。
“楚楚姑娘有所不知,人道三關就好比,山不去就你,你就要來就山!
要想到達目的地,必須要攀登前兩座山,但守經人乃是佛緣,緣分天定,便有其不確定性。
所以,無論最後的守經人是誰,如何攀登第三座山,則由闖關人來定!”
楊昭解釋道。
“楊兄不愧是少林俗家弟子,分析的極為透徹!”
嶽仙君讚道。
“我也是聽家父偶然談起,才對三關如此了解!”
楊昭苦笑一聲。
“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楚楚問道。
“這是出自《法句經》的普賢菩薩警示偈,後麵還有一句: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意在勸人珍惜時間,一天晃眼而過,命也隨之減少,就好像活在越來越少水裏的魚,有什麼樂趣可言?大家應該勤奮刻苦,做事情就要當危機臨頭一樣謹慎對待,想到世事變化無常,不要虛度光陰!”
楊昭沉吟少頃道。
“此經偈並不難理解,畢竟都在字麵裏了!可玲瓏天女此時提出來,又是對有著守經人身份的吳師弟提出,其中必有深意!”
嶽仙君劍眉大皺,仔細思索,卻不得其深意。
“佛經佛經,難怪能把人給教成木頭,一句話簡單明了的說開不就得了,非得弄的跟藏頭詩似的,彎彎繞繞一大堆,腦袋都快繞暈了!”
楚楚嘀咕道。
不知是她有此感覺,在座的哪一位不是聰敏才智極為出色之輩,皆在冥思苦想。
若易地而處,換做自己麵對這一問,會如何作答!
雖然是佛經偈語,看似和武道毫不相幹,但事實上飽含哲理的文字,對武道同樣有著莫大的深遠影響。
每一個人的理解都不同,便會得出無數種答案,同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處世的痕跡!
而且,發問的又是玲瓏天女蘭心慧,想必不出幾日,便會傳遍江湖,引無數人爭相回答,以期能夠彰顯自身!
“斯有何樂?”
洛無花好似在問妙真,又好似在自問,捏著白子舉棋不定。
“斯有何樂?”
妙真手執黑子,同樣低語一聲。
身為天驕,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步步荊棘。
即便是在宗門中,備受推崇的同時,也麵臨著明槍暗箭,有的人盼著他們好,自然有人盼著他們壞。
為了維持這份風光,不得不抓住每一分一秒,時刻努力前行,真如頭頂燃香,火燒眉毛般不敢鬆懈分毫。
哪怕如今看似閑庭信步般的在觀看蘭心慧和吳明的博弈,殊不知也將自身代入其中,無時無刻不在轉換方位,想著換做自己會如何應對。
這是一種磨礪自身武道的方式,若無強大的意誌和堅定不移的向道之心,早就在無休止的高強度修煉中垮掉了!
但就是這種生活方式,斯有何樂?
是為了維持他人對自己的恭維,亦或是為了人族之繁盛昌榮?
還是不讓師長諄諄教導沒有白費,還是為了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久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