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雷橫峰和雷風,他們更顯慌亂,因為吳明成長的太快了!
最可怕的是,行事毫無顧忌,又滴水不漏,根本找不到半點把柄,以至於朝廷公器不能鎮壓,隻能結盟暗地裏對付。
那鬥篷人再也沒有說話,可一雙隱藏在布兜下的陰暗目光,卻不時陰測測的掃過眾人,隱現嘲弄。
張忠仁欲哭無淚,這次以張家為餌,不僅損失慘重,沒人放在心上不說,更可恨的是,連吳明的影子都沒見著。
“既然如此,各位就請靜候消息,我家少爺不日就會動身,請一位前輩催動牽機盤!”
等眾人說的差不多了,鬥篷人留下一句話,其餘人也不多留,當即離開,獨留張忠仁咬牙切齒,卻敢怒不敢言。
小小的張家,根本不被各大勢力放在眼裏,充其量不過是誘餌!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就在當天夜裏,張忠仁便遇刺殺而亡,據說出手的乃是一名劍道宗師,一擊斃命,飄然遠去!
……
而此時,處於漩渦中心的正主,卻悄然北上,月餘之後,便到了大宋北疆河州邊境,重城之一的天庸城!
並且一路馬不停蹄,直接趕往邊關,一邊傳訊嶽仙君,耗費旬日工夫,終於抵達了倒峰關。
“垂天之壁,難道就是異域神州的萬裏長城嗎?”
吳明走在大街上,目光卻遙望遠處萬丈天塹,不由驚歎。
要造就這等鬼斧神工般,超脫人力範疇的雄偉建築,需要何等偉力?
據傳,垂天之壁縱貫大半神州,東起東海,西過中唐,直入西域,依山而建,平地而起,曆經上古、中古、今古無數年,不知多少代人族先輩心血而成。
不僅是大宋抵擋北金的天塹,也是中唐最強禦敵的屏障,無數年來,憑此不知打退了多少次妖蠻進攻,護得關內百姓安居樂業。
正因讓妖蠻無數次望而興歎,也有人叫歎息之壁,之所以叫垂天之壁,是天地垂青之意,人族才是天地最鍾愛的生靈!
可以罵朝廷無能,狗官昏庸,卻不會對垂天之壁有半分不敬!
北疆百姓民風彪悍,可任何人看向那萬丈屏障的目光,無不透著崇敬!
亙古長存的雄偉氣息,撲麵而至,吳明隻覺直入心神,好似整個人都有些不同了。
那是一種令人心安,天塌不倒,地陷不驚的穩!
恍惚間,吳明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好似與他在嵩山中所悟的山之大勢重疊,又有所不同。
這垂天之壁代表的意義太過深奧,凝聚了古往今來無數人的信念,如今的吳明,遠遠不能體會,卻不難借鑒,其與萬裏長城的共通之處。
“可惜了幽州!”
許久之後,吳明從奇妙狀態中醒來,不無惋惜的暗歎。
幽州如今被北金占了三分之一,當年幽峽嶺一戰若輸了,說不得會被占去一半。
在這一郡之地中,就包括了最貼近垂天之壁的邊緣,不得不說,險之又險,而這也是他後來才得知的。
垂天之壁不僅是天塹,更是一座豐碑、象征,讓他的對山之大勢的體悟,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沒有加入商隊,亦沒有乘坐樓船,漫步於漫長的隧道中,一步一行,默默感受著這座天塹的古老、雄偉之氣!
其上一道道或深或淺,刀劈斧鑿的痕跡,無言的訴說著!
太行山地界,內裏各種秘境無數、凶地、險地、絕地縱橫交錯,天材地寶,富饒無比,引得無數武者,甘冒奇險,進入其中尋寶。
但太行山多半在北金手中,換言之,也麵臨著遭遇蠻族前哨的危險。
所以,無數坊鎮不僅為各方武者提供了落腳休息的地方,也成了抵禦蠻族的第一線,橋頭堡!
來到第一座驛站後,吳明登上一艘樓船,深深望了眼垂天之壁,便隨著樓船前往了下一座坊鎮。
隨著深入太行,緊張的氣氛越發明顯,所有人都枕戈待旦,不敢有半分掉以輕心,因為隨時都可能遭遇蠻族的捕奴隊或前哨蠻兵。
“什麼?蠻子又叩邊了?幹這幫畜生!”
當越過十幾座坊鎮,樓船準備起行時,突然接到了邊疆軍營的臨時征召令,要求所有意境以上武者參戰。
雖然有人表示不滿,可也有不少的人嚷嚷著要去,因為參與邊疆戰事,可不僅僅是簡單的賣力,更可有軍功,能夠換取極為珍貴的修煉資源。
吳明此時所在地與目的地相距甚遠,時間也充裕,決定走一趟,順便打探一下最近的蠻族動向,說不定能有意外收獲。
此來北疆,總不能空手去見嶽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