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九天一晃而過,數以百計,英武不凡的青年俊傑,齊聚京城,為這座本就繁華的大宋京都,帶來了磅礴朝氣。
這群人,年輕的不過十六七,最大的不過三十,無一不是先天之上,強者更達宗師之境,雖未列天驕榜,卻皆有天驕之姿。
毫不客氣的說,他們代表著大宋最正統,也就是朝廷最精銳的新生代武者!
至於門閥和宗門,雖然也會參加此次中唐潛龍之爭,但並不一同前往,兩大勢力與朝廷不過是表麵上和睦,實則同床異夢,向來聽調不聽宣。
如之前所想一樣,趙書航沒有出現在隊伍中!
當然,這些年輕人也可以看做是門閥子弟,但都是跟隨大宋太祖開國,建功立業的新生代門閥,無一不是勳貴之後!
此時在祭壇前,大宋皇帝趙宇坤發表了熱情洋溢,慷慨激昂的宣言。
不得不說,趙宇坤的口才不錯,很是激發了這群熱血青年的豪情壯誌,一個個牟足了勁準備在異國他鄉揚威。
唯有在最前麵的吳明,直接漠視了這位唾沫橫飛的皇帝,雙方早已撕破臉,即便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他都懶得虛以為蛇。
一個本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帝王,一個向往自由,無拘無束的異世來客,無論怎樣都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裏!
即便沒有被拋棄的吳王府上兩代,因為理念背道而馳,終究會走向對立,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
趙宇坤保持了一個帝王的風度,甚至和煦的讓吳明上前演講,可惜後者根本不在乎,懶洋洋的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便做起了木頭人。
前者也不惱,關心備至的詢問了吳明一番最近的修煉,又大肆誇讚一番,直把吳明誇成天上地下絕無僅有的蓋世天驕!
吳明敏銳的察覺到,在場四百七十八名青年男女,看向他的目光,過半冷了幾分。
到底是少年心性,爭強好勝是本能,若非如此,又怎能稱之為年輕氣盛呢?
但也明眼人,亦或知曉其中貓膩,甚至知道前幾日虛空海眼現世,或許與吳明有關之人,或多或少的向吳明點頭示意,甚至示好者也大有人在。
吳明和皇室有仇不假,但這不能抹殺,這是一位絕頂天驕的事實,哪怕他如今不過位列天驕榜三十一!
現年不過十八歲,有如此修為和豐富閱曆者,縱觀整個大宋,也沒多少。
要知道,天驕榜可是以三十歲為限,換言之,吳明隻要沒有半途隕落,還能在天驕榜上呆十二年!
他用了不到五年有如今修為,十二年之後呢?
誰能保證,皇室就一定能將其打壓下去?
這些人作為各自家族培養的精英,同輩中的佼佼者,豈會在事情未明之前,就做出選擇?
當然,也不乏因吳明對皇室態度冷淡無禮而暗中盛怒者,這一類自然是被忠君愛國思想洗腦,亦或者本身家族勢力不夠強,想要借機踩著吳明上位之輩。
在許多人看來,哪怕吳明位列天驕榜三十一,也依舊是孤家寡人,無依無靠,如無根浮萍,誰都戳一指頭,乃至踹一腳。
對於這種不懷好意之人,吳明懶得理會,縱觀四百七十六人中,能對他有威脅的不足十分之一,真要搏命的話,他有信心弄死其中任何一人。
尤其是南明離火珠和青龍鎧在手的情況下,吳明等於多了幾條命,更遑論還有諸多重寶護身,說是武裝到了牙齒都不為過,就連大宗師都未必比的上。
足足大半個時辰,趙宇坤終於結束了宣言,又有幾名老大臣說了一通,才宣布出征。
此次不可能如上次前往幽峽嶺一般,直接在京城開啟跨境符鏡天門,而是從安山城轉道。
如此一來,就少不得一個環節,跨馬遊街!
吳明對此不屑撇嘴,古來征戰或金榜題名,跨馬遊街雖是少不得的項目,可都是在立功或金榜題名之後。
這倒好,八字還沒一撇呢,就炫耀上了!
早已得到消息的百姓,自四麵八方彙聚而來,圍攏在街道兩旁,人山人海,數十人簇擁在一起,人頭攢動,齊聲呼喊。
若仔細聆聽的話,不難分辨出,其中有不少一部分百姓,都是在為吳明呼喊。
不得不說,吳明這幾年麵子工程做的不錯,很是積攢了不低的聲望。
吳明裝模作樣的微笑揮手示意,俊朗英武的外表,登時引得許多妹紙尖叫連連,不顧矜持的拋出花手絹示好。
遠遠地,看到這一幕的趙宇坤,臉色黑了幾分,僵著臉勉強等到吳明等人出了城門,便匆匆下了皇城牆頭,返回宮中生悶氣去了。